[其他]海底电缆增音机馈通线及制造工艺无效
申请号: | 85100533 | 申请日: | 198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0533A | 公开(公告)日: | 1986-08-13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明;徐建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G1/14 | 分类号: | H02G1/14;H02G15/04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泽纯 |
地址: | 上海市8***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底 电缆 增音机 馈通线 制造 工艺 | ||
1、一种海底电增音机馈通线,含有中心导体(1)、绝缘层(3)和外导体(4),其特征在于中心导体上有球体(2),外导体上有开口球壳(5),球壳和球体成近同心配合。
2、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馈通线,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中心导体上有纵槽、或横槽、或突起构成的抗扭键,注塑后,它与绝缘层相互嵌入形成牢固的结合。
3、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馈通线,其特征在于注塑前球体表面和开口球壳内表面的光洁为W12-W14。
4、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2、3所说的馈通线,其特征在于中心导体和外导体是磷青铜,绝缘层为聚乙烯。
5、一种海底电增音机馈通线的密封工艺,含有氧化处理和注塑,其特征在于:
①装模,将可拆定中心器(7)拧入模具(6)下端,把该二者将与聚乙烯接触的内表面衬以铝箔(6),再将外导体(4)拧入模具(6)的上端,中心导体插入定中心器的定位环(7-a)的中心孔(7-d)内,使中心导体上的球体置于外导体的开口球壳内,拧上固定盖(9)和带有出气口(18)的定位块(10),适当调节定位块和可拆定中心器,使球体与开口球壳成近同心配合并固定之。
②入炉,在活塞(14)顶部的注塑筒(11)内放入足够的聚乙烯材料,再将模塑装置与注塑筒连接,并用固定螺栓(15)固紧,置入带有通氮气口(12)的热封炉石英罩(13)中。
③所说的氧化处理,是在热封炉石英罩内通氮情况下加热,利用模塑装置内剩余的氧对中心导体和外导体表面进行高温氧化处理。
④所说的注塑,是在通氮保护和普通推力情况下,驱动压塑筒活塞,将软化的聚乙烯推入模塑装置内,注塑筒和模塑装置内的气体(包括聚乙烯在高温下分解的气体)由出气孔(18)和孔槽(17)排走,软化的聚乙烯在活塞的推力下充满整个模塑装置为止。
⑤割离、保温去气和冷却。去除热封炉(包括石英罩),拆去注塑固定螺栓(15),沿注塑筒顶部与定中心器(7)的分界面切开聚乙烯柱体,分离注塑筒,将模塑装置快速倒置于支撑架(21)上,然后将整个系统置入带有通氦口的保温去气炉内,并在模塑装置上盖上石英保温罩(19)和石棉层(20),然后通氮,保温去气,之后自然冷却。
⑥脱模与加工成型,将已自然冷却的模塑装置从保温去气炉取出,拆除可拆定中心器,固定盖、定位块和模具,然后按馈通线设计要求加工成型。
6、一种按照权利要求5所说的密封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氧化处理条件为:氮气流量1~2升/分,温度250~265℃。
7、一种按照权利要求5所说的密封工艺,其特征在于注塑时聚乙烯的加热温度为245-270℃,最佳温度为255-265℃。
8、一种按照权利要求5所说的密封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保温去气的条件是:通氮量维持1~2升/分,加热至265-275℃,维持3~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05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热释电红外探测器
- 下一篇:染料组成物及其用于热塑性塑料材料染色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