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液压制动器用制动间隙自动补偿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5101200 | 申请日: | 198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1200B | 公开(公告)日: | 1987-03-04 |
发明(设计)人: | 福沢源一郎;出沢功;岩下一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信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D65/56 | 分类号: | F16D65/5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李毅,孙蜀宗 |
地址: | 日本长野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制动 器用 间隙 自动 补偿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液压制动器用制动间隙自动补偿装置。
正如所知,鼓形制动器设计成一后圆板上装有一对弧形制动蹄的结构。制动蹄的胀开是一端为枢轴,另一端用液压制动分泵操纵,使制动蹄上的摩擦片压向与车轮连成一体转动的制动鼓的内圆表面,从而实现制动。当由于制动的作用而造成摩擦片磨损时,摩擦片与制动鼓内圆表面间的制动间隙就会增大。而不受制动分泵制约的制动间隙自动补偿装置可使制动蹄胀开,从而使制动间隙保持常量。
先有技术中这类装置的缺点是:装在制动分泵压力腔中的制动间隙补偿装置结构复杂,拆装麻烦,给保养增加困难。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为车轮制动器提供一种装在制动分泵内的液压制动间隙自动补偿装置。其结构简单,零件数量少,能可靠地实现自动补偿功能,且装配简便。
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以附图表示如下:
图1为沿图2Ⅰ-Ⅰ剖面的主视图,该图所示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制动间隙自动补偿装置;
图2为沿图1Ⅱ-Ⅱ部面的俯视图;
图3为装在制动分泵内的柱塞与自动补偿装置的轴测分解图;
图4为保持架轴测图;
图5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制动间隙自动补偿装置的剖面主视图;
图6为图5中柱塞的轴测图;
图7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制动间隙自动补偿装置基本零件剖视图;
图8是第一实施例中保持器安装结构改进型的部分剖面俯视图;
图9是图8所示结构主要零件的轴测分解图;
图10是第一实施例中保持器安装结构进一步改进型部分剖面的俯视图;
图11为当图10所示结构中的制动蹄拆掉后,保持器所处状态的部分剖面俯视图。
现就本发明最佳实施例及其些改进示例参照附图作如下说明。图中各实施例间的等同零件或部件均以相同的数字和字母表示。
首先介绍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它适用于双自紧制动蹄式鼓形制动器,可参照图1至4。
固定在车体的后圆板P上上下装有一对制动分泵(下制动分泵缸在图中未表示),左右装有一对制动蹄2与2,制动蹄相对后圆板P中心呈对称布置。
制动分泵由具有缸内孔3a、且仅一端开口的缸体3及柱塞5组成。柱塞5在缸内孔3a中滑动配合,因而在柱塞5与缸体3的封闭端之间形成液体压力腔4。缸体3用螺栓30与30固定在后圆板P上。保持器6装在构成上述封闭端的支撑部31上。柱塞5的一端朝向压力腔4,在与其相对的另一端面上开有啮合凹槽5a,制动蹄2和2的蹄腹板32a和32a的相应端分别与保持器6和啮合凹槽5a相啮合。保持器6和啮合槽5a与蹄腹板32a、32a之间的啮合,防止了缸体3与柱塞5之间的相对转动。
制动分泵1中有一进油口7(仅在图1中表示),来自制动主泵(图中未示)的压力油经此孔进入压力腔4。
制动分泵1的压力腔4中,装有本发明的制动间隙自动补偿装置A,下面将作详细介绍。
柱塞5由上述啮合槽5a、与缸内孔3a滑动配合的大直径部5和小直径部5c等部分组成。小直径部5c通过轴肩与大直径部5b相连,并面向压力腔4。小直径部5c的端部与法兰盘9连成一体,后者与缸内孔3a中的压力腔4之间为滑动配合。当柱塞5轴向移动时,法兰盘9也一起在缸内孔3a中滑动。柱塞皮碗11装在紧靠小直径部5c的环形槽10的外圆表面上,以防止压力腔4中的压力油向外泄漏。
柱塞小直径部5c上,有三个在圆周方向均布的圆形盲孔12,这些孔是从法兰盘9一侧的连接面14穿过法兰盘9延伸下来。由于有这三个盲孔12,因此也形成了三个月牙形的连通孔13。法兰盘9把压力腔4分隔成左右两个腔,由这些连通孔13把它们相互连通起来。
在压力腔4内法兰盘9的右侧装有调节螺母15。螺母15包含有带轴向孔15c的轴体部15b及法兰盘15a。轴向孔15c做成内螺纹孔,与调节螺栓19(将在后面叙述)的外螺纹相啮合。法兰盘15a与轴体部15b做成一体,处于靠近法兰盘9的一侧端,并与法兰盘9的连接面14贴合。调节螺母15与柱塞5的法兰盘9之间,由于弹簧保持架16的作用(以后介绍)而不发生相对转动,且在弹簧保持架16与法兰盘15a之间的弹簧17压缩力作用下,调节螺母15紧压在法兰盘9的连接面14上。
标号15e表示一凹槽,是在加工调节螺母15的内螺纹时,为清除毛刺,切削螺纹孔或轴孔15c的圆周棱边而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信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日信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1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温液晶组合物的制法
- 下一篇:白钨精矿与黑白钨混合矿碱分解方法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