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昼夜自动控铃钟无效
申请号: | 85102540 | 申请日: | 198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2540A | 公开(公告)日: | 1986-09-17 |
发明(设计)人: | 谈元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谈元祺 |
主分类号: | G04C21/30 | 分类号: | G04C2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江苏省南京市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昼夜 自动 控铃钟 | ||
昼夜自动控铃钟属程序自动控制领域。
1、在这领域里,现有技术有:
①单稳态延时电路式程序控制电铃,其特征是:用多谐振荡器、单稳态延时电路、二进位计数器和二极管译码器等电路,达到程序控制的目的。
②光电式自动响铃钟,其特征是:用两个园盘分别装在时钟的分针轴和时针轴上,园盘上打孔,在应响铃的时间,两个盘上的小孔同时对准光电管,靠自然光穿孔射向并激发光电管,产生电流,经电子系统放大后使中间继电器工作,从而使电铃呜响。
③螺旋导轨式自动控制电铃,其特征是:在一个普通时钟的钟面上,渐开式地盘旋一根导线,在该响铃的时间时针所指处刮去导线包皮,时针下有一弹性触点,它沿导轨行走,遇导线裸体处,中间继电器的控制电路沟通,电铃就响了。
④三针同触式自动控铃钟,其特征是:时、分、秒三针同时与钟面接触点接触,控制电路才被沟通,电铃才响。
⑤三环插点式自动控铃钟,其特征是:在普通时钟的钟面上该响铃的时刻指针所指处设置两类接触点(大头针),使触点穿过钟面,通过舌簧式环形插座、导线、双掷开关、干电池与中间继电器控制电路连接,指针下也焊有触片,到该响铃时,分针触片和时针触片分别与钟面上的两类触点接触,从而沟通中间继电器控制电路,继电器工作,工作电路闭合,电铃就响了,当分针触片走过钟面触点后,电铃就停了。钟面上的触点共有三圈,外圈与分针触片接触,中圈、里圈的分别按白天、夜间需要安插触点,依靠一个双掷开关使白天触点和夜间触点交替工作。
2、本发明的特征是:在石英钟的钟面上设三圈孔(外圈12孔、中圈144孔、里圈72孔),人们可按需要在应响铃的时间指针所指的孔中插入金属触点(大头针),将触点分成分、日、夜三类,将其尾部在钟内侧用三对细柔铜丝夹住,通过自动换环器归并为时分二条通路,连接在中间继电器控制电路的两端。该响铃时,分针和时针下的触片同时与分、时两类触点接触,靠指针沟通控制电路,使常开的工作电路闭合,接在常开电路上的电铃就响了;分针触片走过触点后,电铃就停了。中圈孔和里圈孔分别按白天和夜间(包括早、晚)响铃的需要在相应的位置插入大头针。夹住中圈和里圈大头针尾部的两对铜丝环靠一自动换环器按时自动更替发生作用,从而做到每天24小时内都能按需响铃。
本发明与现有各式自动控铃钟相比,有显著进步。其中与三环插点式自动控铃钟相比,本发明有下列显著进步:
①本发明设有自动换环器,做到了昼夜自动工作,不用人工拨动双掷开关,避免了在使用三环插点式自动控铃钟时忘掉按时拨动双掷开关造成昼夜颠倒响铃的危害。
②采用石英钟为动力,可以长期自动运转。
③用橡皮片戳孔套住的二根细柔铜丝做环,大大简化了制作舌簧式环形插座的工作。
3、请求保护的范围:
①钟面上设三圈孔,分别安插大头针,作为分触点、日触点、夜触点,通过环和导线与中间继电器控制电路相接,靠指针用触片与触点接触从而沟通控制电路的结构形式。
这种结构形式虽然是1976年江苏省科技局出版的《科技成果介绍》第四辑上刊登的“自动控制钟”中反映过的,但这是我在高淳县漆桥中学利用业余时间从73年到76年辛勤创作的成果,而且市场上没有出现过这种结构的商品性的自动控铃钟。
②用橡皮片戳孔套住两根细柔铜丝作为环,用以安插触点尾部的结构形式。
③自动换环器的结构及其在自动控铃钟上的应用。
④以石英钟作为自动控铃钟的动力。
以上②③④点是我在中国专利法公布后,利用业余时间辛勤创作,并自己花钱购买材料、工具进行试制的成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谈元祺,未经谈元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25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变齿比机构
- 下一篇:生产异戊二烯的新型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