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红茶色素的制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5103794 | 申请日: | 1985-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3794A | 公开(公告)日: | 1986-11-05 |
发明(设计)人: | 杨德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F3/16 | 分类号: | A23F3/16 |
代理公司: | 浙江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兆平,沈绿怡 |
地址: |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茶 色素 制取 方法 | ||
本发明是关于红茶色素的制取方法。红茶色素可以用于饮料、食品的着色剂,也可以作为药物使用。
在本发明以前,红茶色素是从红茶中提取的,其提取方法是把红茶浸入水中,把浸出液浓缩、干燥而得。但是用这种方法所得红茶色素的提取率仅在1%左右,而且有霉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取率高、且使所得的红茶色素质量好、色泽鲜艳的制取方法。
根据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由绿茶制取红茶色素的方法,用绿茶或新鲜茶叶经化学氧化而直接制成红茶色素。
在绿茶或新鲜茶叶的浸出液中,加入催化剂,该催化剂是在水溶液中能产生OH-离子的化合物,使浸出液呈碱性,用空气、氧气或过氧化氢类似的氧化剂进行氧化,进行加热,使浸出液中的茶多酚与氧结合成红茶色素,溶液由黄绿色逐渐氧化转变成红棕色,边氧化边浓缩,直至稠膏状,取出干燥后,得红茶色素干粗品。
若需精制,在浓缩成稠膏状时,加入极性溶剂和酸,使其溶液呈酸性,然后进行过滤,在所得滤液中加碱,使滤液呈碱性,放置沉淀,再过滤,所得沉淀物经干燥即得红茶色素精制品。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制取红茶色素,提取率可达20%左右。产品质量高,水溶性好,色泽鲜艳,且可利用低档绿茶作原料。
本发明的实施例为:把绿茶100克,放入烧杯,加进1200ml水,加热煮沸30分钟,然后过滤,滤渣再加水800ml,加热煮沸20分钟,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在滤液中加入浓度为20%NaoH溶液,或者Na2CO3,调节滤液的PH值在7.5~8.5,敞开与空气接触,进行加热煮沸60分钟,用抽真空法或敞开加热浓缩至稠膏状。在稠膏状的红茶色素中,加入95%的乙醇400ml,用1∶1盐酸调节溶液PH值为2,迥流30分钟至溶解,把溶解液过滤,滤液中加入20%的NaoH溶液调节PH值为8~10;放置至完全沉淀,过滤,把沉淀物在80℃~90℃烘干得红茶色素精制品22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医科大学,未经浙江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3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