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限定断路器燃弧时间的测试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5104487.5 | 申请日: | 1985-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06577B | 公开(公告)日: | 1990-01-24 |
发明(设计)人: | 彭文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高压电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R31/32 | 分类号: | G01R31/32 |
代理公司: | 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怀权 |
地址: |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限定 断路器 时间 测试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高压断路器开断关合容量试验中的一种限定燃弧时间的测试方法。
通常的直接试验线路由电源、保护断路器、限流电抗器、调节瞬态恢复电压的元件、测量设备和试品等组成。保护断路器一般在试品开断后十分之一秒才开断。用此线路试验高压断路器的开断能力,如果试品开断失败,常因燃弧时间过长而导致试品过度损坏或爆炸。美国电机与电子工程协会会报刊登的“用于强电流试验领域的半周波压缩空气发电机断路器”一文(IEEE TransacTion voL PAS-91 NO1-3 1972 PP 749-752)介绍一种半周波发电机断路器作为保护断路器,如果试品不能在预定的燃弧时间内开断,则借助于特殊的控制线路,使该保护断路器迅速开断。试品的燃弧时间仅比预定值多一个工频半波,从而免于过度损坏。此法的不足在于需用特殊的保护断路器,且不能将试品的燃弧时间限制在预定值之内。另外,通常在试验线路的接地点与试品之间串接一个分流器,以测量弧后电流,但由于试验电流持续时间太长、它与弧后电流之比太大,因而不能采用高阻值的分流器。日本曾采用真空断路器与高阻值的分流器并联,仅在测量弧后电流前后的数毫秒内才让试验电流流过分流器。详见“回路开断现象的电流另点测量”一文(IEEE TranSacTion VOL PAS-94 NO5 1975 PP1980-1900)。此法可提高测量精度和准确度,但必须精确地控制真空断路器的动作,否则有烧坏分流器的危险。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试品在直接试验中因开断失败而过度损坏的试验方法,它同时也是一种提高弧后电流测量精度和准确度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下列方式实现的:在通常的直接试验线路中增设一台带有并联阻抗装置的辅助开断装置,按预定的操作程序令它在预定的时刻开断试验电流。在它开断后,经并联阻抗装置向试品供给瞬态和工频恢复电压及可能出现的弧后电流或试品开断失败后的后续电流。该并联阻抗装置可由适当参数的电容、电阻或电感并联组成。使其既不过分影响试验的等价性,又能将试品开断失败后的后续电流限制到不足以损坏试品和易于被试品开断的程度。为此,有时可能需用二台带有相应并联阻抗装置的辅助开断装置串联,并令它们相继开断。根据上述原理。本发明包括两种试验方法。第一种试验方法的试验线路如图1所示。按最一般的情况,图中采用两台辅助开断装置〔AB1〕和〔AB2〕。〔G〕为试验电源;〔TS〕为试品;(L〕为限流电抗器;〔ZP1〕和〔ZP2〕为并联阻抗装置;〔MD〕为测量弧后电流的装置;〔VDR〕和〔VDC〕分别为电阻和电容分压器;〔RO〕和〔CO〕为调节瞬态恢复电压的元件。图中未标出保护断路器。试验方法1的操作程序和电流波形如图2所示。〔I1〕为试验电流;〔I2〕为后续电流;〔TO1〕为试品的预定开断时刻;〔T0〕、〔T1〕和〔T2〕分别为〔TS〕、〔AB1〕和〔AB2〕的触头分离时刻。在确保〔AB1〕能在〔TO1〕开断的条件下,〔T1〕应尽量靠近〔TO1〕。应保证〔AB2〕在〔TO1〕以后的一个工频周波内将流过〔ZP1〕的后续电流〔I2〕开断。一般将〔I2〕控制在1千安左右。如果试品在〔TO1〕开断,〔AB1〕应已开断,则电源将通过〔ZP1〕向〔TS〕供给瞬态和工频恢复电压及弧后电流。〔AB2〕将在〔T2〕以后开断,电源经〔ZP1〕和〔ZP2〕向试品继续施加工频恢复电压。如果试品未能在〔TO1〕开断,因〔AB1〕已在〔TO1〕开断,电源将通过〔ZP1〕向试品供给〔I2〕,〔I2〕的出现即为试品开断失败的标志。试品一般应能开断〔I2〕,如试品不能开断它,将由〔AB2〕在〔T2〕以后开断。此后,电源仍通过〔ZP1〕和〔ZP2〕向试品供给电流,其值约为后续电流的十分之一,该电流未在图2中示出。试品应能开断或承受这一持续约0.1秒的电流。如果试品〔ZP1〕和〔MD〕均能承受持续约0.1秒的后续电流〔I2〕,则可省略〔AB2〕和〔ZP2〕。按图1,试品和〔AB1〕将在〔TO1〕开断,实际上,由于〔ZP1〕的分流作用,〔AB1〕将较〔TS〕提早数微秒开断。一般均选用弧后电流小的断路器作〔AB1〕,其弧隙电阻在开断后迅速增大。只要在〔TS〕开断的瞬间〔AB1〕的弧隙电阻已百倍于〔ZP1〕中的电阻,则试品的弧后电流将大部或全部流经〔ZP1〕,〔AB1〕对弧后电流的分流作用可忽略不计。因此,将测量弧后电流的装置〔MD〕接在〔ZP1〕和分压器〔VDR〕、〔VDC〕的连接点与〔TS〕和〔AB1〕的连接点之间,如图1所示。当〔AB1〕处于短接状态,试验电流不流经〔MD〕;在〔AB1〕燃弧期间,流过〔MD〕的电流为〔AB1〕的弧压降与〔ZP1〕的阻抗的比值,其值一般不超过100安培;在〔TO1〕以后,流过〔MD〕的电流分别受〔ZP1〕和〔ZP1〕与〔ZP2〕之和的限制,可见采用图1的特殊接线可大大降低流过〔MD〕的试验电流与弧后电流之比和〔MD〕所承受的动热负荷。第二种试验方法的试验线路与操作程序和电流波形分别如图3和图4所示。〔AB3〕为辅助开断装置;〔ZP3〕为并联阻抗装置;〔T3〕为〔AB3〕的触头分离时刻,其余的符号与图1和图2相同。试验方法2的特点是〔AB3〕的触头分离时刻〔T3〕整定在试品预定的开断时刻〔TO1〕以后。如果试品在〔TO1〕开断,〔AB3〕仍处于短接状态,如同未串接〔AB3〕和〔ZP3〕一样。〔AB3〕将在〔T3〕以后开断,此后,电源通过〔ZP3〕向试品施加工频恢复电压。〔ZP3〕的阻抗值按图1中的〔ZP2〕的数值选取。如果〔TS〕未能在〔TO1〕开断,试品将多流过一个工频半波的试验电流。该电流半波的出现即为试品开断失败的标志。〔AB3〕将在下一个电流零点〔TO2〕开断该电流。〔TS〕一般可开断或承受由〔ZP3〕限制的电流。与第一种试验方法相比。方法2的优点是〔AB3〕不影响〔TS〕在〔TO1〕附近的开断过程;〔AB3〕仅在〔TS〕开断失败时才开断大电流,烧损较少;对〔AB3〕的技术要求低;可少用一台辅助开断装置。其缺点是〔TS〕开断失败后将多承受一个工频半波的试验电流和不能在〔TO1〕提供测量弧后电流的方便。图1和图3是单相试验线路。本发明也可用于三相试验。此时辅助开断装置和并联阻抗装置应按三相配置。本发明除按图2和图4进行单次开断试验外,也可按“合分”或自动重合闸操作顺序试验。此时辅助开断装置应在〔TS〕合闸前先闭合,然后按图2和图4的操作程序开断。单相和三相试验时采用冲击短路发电机或交流电网作电源,单相试验时还可采用振荡回路作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高压电器研究所,未经西安高压电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44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定形石墨砂
- 下一篇:记录模式的判别与切换方法及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