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间接挤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5104876 | 申请日: | 1985-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4876B | 公开(公告)日: | 1987-03-18 |
发明(设计)人: | 浅利明;上田正一;田渕隆久;副岛宗矩;黑崎敏夫;菅本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
主分类号: | B21C23/08 | 分类号: | B21C23/0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马江立,陈申贤 |
地址: | 日本兵库县神户市***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间接 挤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双杆式间接挤压机挤压管状制品的间接挤压方法,其中,放置在容室中的钢坯被镦粗时,能有效地防止由于残存在容室中的空气而产生的气泡,因此钢坯能被光滑地挤压。
在一对对置机架中的一个上,装备有一主滑座、一压力杆和一穿孔心轴;而在另一机架上,装备有一挤压模;还有一个可动的容室设置在压力杆和挤压模杆之间,一个钢坯装入到容室中而被间接挤压成管状产品。生产管状产品的这种方法是已知技术,在日本未审定专利公布昭54-54957和日本未审定实用新型公布昭54-62538中已被公开。
图1(Ⅰ)和图1(Ⅱ)示出了先有技术的基本原理,其中在压力杆(6)的前端配备有一填块(27),压力杆通过一十字头整体地安装到主滑座上,主滑座可伸缩地安装到主液压缸中,主液压缸安装到对向挤压机的任何一个机架上,这虽在图中未被表示,但它是已知技术并在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图中被示出。在压力杆(6)的中心位置,一根穿孔心轴(29)连同一根穿孔活塞杆(30)被插入,可在其中单独或同压力杆一起伸缩。与压力杆(6)对向的挤压模杆(7)也被简化了,它固定到挤压机的另一个对向的机架上,而且一个挤压模(8)安装到挤压模杆(7)的一端。在两根杆(6)和(7)之间,可动地安装有一容室(1),且一钢坯(5)装入其中。
对于利用压力杆(6)、挤压模杆(7)和穿孔心轴双杆挤压管状制品以及对钢坯进行镦粗和穿孔的操作,将解释如下:
其中图1(Ⅰ)表示了镦粗过程,这个过程包括:朝向挤压模杆(7)移动装有钢坯(5)的容室(1)并同时向同一方向移动压力杆(6),因此钢坯(5)在其两端受到杆(6)和(7)纵向挤压。而后向前移动穿心孔轴(29),以对钢坯(5)穿孔,并使心轴(29)停止在预先确定的位置。然后向前移动压力杆(6)和容室(1),如图1(Ⅱ)所示,从而进行把钢坯(5)挤压成管状制品的间接挤压。
在现有技术的双杆式间接挤压机中,对于容室(1)内的钢坯(5),通过双杆(6)、(7)挤压,从钢坯(5)的轴向两端面开始镦粗,因为钢坯塑性变形现象是从钢坯两端开始的,故存在在容室(1)的内面和钢坯(5)的外面之间的空气,尤其是中央部分残存的空气(a),不能出来,由于残留空气会在挤压制品的表面产生气泡现象,则引起产品的表面质量下降。一般采用的对策是采用使钢坯朝着挤压模杆(7)一侧温度逐渐升高的锥度加热方法,但是这对于长的钢坯或挤压比很小的钢坯来说,不能得到充分的效果,再说,为了进行按锥度加热也需要一定的设备。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双杆式间接挤压机把钢坯挤压成管状制品的间接挤压方法,其中在镦粗时,使靠挤压模一侧的钢坯开始塑性变形,使得在容室内面和钢坯之间存在的空气可从挤压模的相]的一侧跑出,从而使由空气闭塞而产生的气泡现象不再存在,而获得具有良好表面质量的挤压制品。
除了上述目的以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便于取出残留在压力杆中的剥落碎壳的间接挤压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双杆式间接挤压机把钢坯挤压成管状制品的间接挤压方法。双杆式间接挤压机包括有相隔在容纳钢坯的容室两侧且彼此对置在挤压中心线上的压力杆和挤压模杆,压力杆具有从其中心穿过的穿孔心轴,装在容室内的钢坯,通过向挤压模杆一侧一起移动容室和压力杆,先使钢坯受到二根杆的镦粗,然后受到穿孔心轴的穿孔,最后通过挤压模杆前端上的挤压模挤压钢坯。这种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填块(27)和由直径比容室(1)内径大的压力杆的前端构成一气泡防止盖,当一起移动压力杆和容室时,由压力杆和挤压模杆镦粗钢坯,压力杆的大直径部分与容室的后端配合;然后由穿孔心轴对钢坯穿孔,同时由于穿孔伴随着产生钢坯的回流,而应使压力杆相应地向后退让;由于压力杆的后退使得在压力杆的大直径部分和容室后端面间构成一确定的间隙,再使压力杆和容室一起移动而把钢坯挤压成管状制品。
图的简单说明:
图2至图6是表示把实心钢坯从镦粗到挤压成管状制品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挤压循环的局部剖视图;
图7至图11是表示在挤压管状制品过程中本发明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该实施例能防止产生气泡现象(这是本发明的主要设想)并能从压力杆中容易地取出残存的剥落的碎壳;
图12(Ⅰ)和(Ⅱ)是表示残存碎壳的局部剖视图。
下面参照图示的实施例详细地描述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未经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4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除锈磷化液
- 下一篇:电动楼梯扶手底座的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