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砂状氢氧化铝的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5105213 | 申请日: | 1985-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5213A | 公开(公告)日: | 1988-1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樵青;卓德友;石崇光;包文龙;廖成业;骆其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铝厂;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1F7/14 | 分类号: | C01F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贵州省贵阳***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氢氧化铝 生产 方法 | ||
1、一种从铝酸钠溶液中制取氢氧化铝的方法,包括加种碳分和种分,本发明的特点在于采用前种分,加种碳分和后种分的流程,加种碳分所用的晶种为前种分所产的粉状氢氧化铝,加种碳分后再将碳分所产氢氧化铝作为后种分的晶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种分,其特点在于是拜耳精液的种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种分,其特点在于是烧结精液的种分。
4、如权利要求1和3所述的后种分,其特征在于分解初温为73±2℃,末温为50±3℃,连续自然降温。
5、如权利要求1、34所述的后种分,其特征在予分解时间为45~60小时。
6、如权利要求1、3、4、5所述的后种分,其特征在于所用晶种比i=1.5±0.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种碳分所用的晶种为前种分所产的粉状氢氧化铝,其特征在于其粒度-44μ不超过50%,-20μ不超过2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种碳分,其特征在于所用晶种比i=0.15~0.5。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种碳分,其特征在于分解温度为8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铝厂;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未经贵州铝厂;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52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提高食油防腐能力的一种加工方法
- 下一篇:改进的传送带及加盖和去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