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生产戊烯二酸衍生物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5106433 | 申请日: | 1985-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6433A | 公开(公告)日: | 1987-03-18 |
发明(设计)人: | 尾上弘;高桥広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野义制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7D277/38 | 分类号: | C07D277/38;//;2773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巫肖南 |
地址: | 日本大阪府大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戊烯 衍生物 方法 | ||
1、一种利用噻唑乙酸衍生物(I)和烷氧基丙烯酸衍生物(Ⅱ)在碱存在下进行的迈克尔型缩合反应来生产戊烯二酸衍生物(Ⅲ)的方法。
上面的分子式中
R表示氨基或被护氨基;
R1表示成酯基;
R2表示氢,氰基或酯化羰基;
R3表示氢,氰基或酯化羰基;
R4表示较低的烷基或芳烷基;
2、按照权项1,在本方法中,R是1~5个碳原子的(链)烷酰,卤代1-5个碳原子的(链)烷酰,2~6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甲酰,8~15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甲酰,或是3~8个碳原子的亚烷基或亚芳烷基。
3、按照权项1,在本方法中,成酯基R1、R5和酯化羰基R2和R3中保护基团可分别是1~8个碳原子的烷基,1~5个碳原子的卤代烷基,1~5个碳原子的烷氧基,或是1~8个碳原子的磺酰,2~5个碳原子的链烯基,或是7~15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4、按照权项1,本方法中的R4是1~5个碳原子的烷基或7~15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5、按照权项1,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包括以下几步:噻唑乙酸衍生物(Ⅰ)与碱作用;将活泼的亚甲基转变成阴碳离子(Ⅰa);该阴碳离子与烷氧基丙烯酸衍生物(Ⅱ)的迈克尔型加成反应产生烷氧基戊烯二酸衍生物(Ⅰb),后者脱去醇R4OH形成戊烯二酸衍生物(Ⅲ)。
(上面的分子式中,R、R1、R2、R3和R4都按权项1的定义。)
6、按照权项1,本发明的方法是将噻唑乙酸衍生物、烷氧基丙烯酸衍生物和碱混合在一起,产生戊烯二酸衍生物。
7、按照权项6,本方法中的R3表示氢。
8、按照权项1,本方法中的碱是碱金属的氢化物或醇盐。
9、按照权项1,本方法中的反应是在从烃、醚、腈、亚砜、酰胺或酯中选出的一种溶剂中或它们的混合物中进行的。
10、按照权项1,在本方法中,1~3个当量的烷氧基丙烯酸衍生物(Ⅱ)在存在2~5摩尔当量的碱的条件下,用噻唑乙酸衍生物(Ⅰ)加以处理,溶剂的重量比例为3∶20,操作温度为-20~70℃,时间为5分钟~10小时。
11、按照权项10,本方法中,烷氧基丙烯酸衍生物用作反应的溶剂。
12、按照权项1,在本方法中,对产物加以水解作用,产生具有如下结构式的戊烯二酸衍生物。
(上式中的R按权项Ⅰ的定义)
13、具有下面结构式的戊烯二酸衍生物:
(上式中的R,R1,R2,R3和R4均按权项Ⅰ的定义,R5是成酯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野义制药株式会社,未经盐野义制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64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