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便携式机动车用组套工具无效
申请号: | 85106595 | 申请日: | 1985-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6595A | 公开(公告)日: | 1987-03-25 |
发明(设计)人: | 何伟;郭万锁;黄雨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万锁;黄雨成;何伟 |
主分类号: | G01R19/165 | 分类号: | G01R19/165;G01R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北京市崇文***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机动车 用组套 工具 | ||
1、一个由塑料外壳[3]、正极测试触头[2]、8个分压电阻[28]、[29]、[30]、[31]、[33]、[34]、[35]、[36]、和5个发光二极管[19]、[20]、[21][22]、[23]、二节8号电池[32]、插销座[18]以及插销[27]和负极触头[11]组成的低压电路检测装置,其特征是多用螺丝旋具式的正极测试触头[2]与四个测量电压电路和一个通断显示电路的公共正极连接,四个测量电压电路和一个通断显示电路的负极分别连接插销座[18]的两个孔,负极触头[11]有软线与插销[27]连接,并能分别与插销座的两个孔相接触。
2、按权利要求1规定的检测装置,其特征是,由电阻〔36〕和〔35〕构成分压电路,分压比为4.2∶1.8,发光二极管〔23〕在端电压≥1.8V时即发光。作为检测输入电压≥6V的指示。
3、按权利要求1规定的检测装置,其特征是,由电阻〔34〕和〔33〕构成分压电路,分压比为5.2∶1.8,发光二极管〔22〕在端电压≥1.8V时即发光,作为检测输入电压≥7V的指示。
4、按权利要求1规定的检测装置,其特征是,由电阻〔31〕和〔30〕构成分压电路,分压比为10.2∶1.8,发光二极管〔21〕在端电压≤1.8V时即发光,作为检测输入电压≥12V的指示。
5、按权利要求1规定的检测装置,其特征是,由电阻〔29〕和〔28〕构成分压电路,分压比为11.7∶1.8,发光二极管〔20〕在端电压≤1.8V时即发光,作为检测输入电压≥13.5V的指示。
6、按权利1或2、3、4、5规定的检测装置,其特征是,四个测量电压电路的正极,与正极测试触头〔2〕相连,负极与插销座〔18〕的电压孔连接。
7、按权利要求1规定的检测装置,其特征是,由2节8号电池〔32〕和发光二极管〔19〕串联构成通断显示电路,正极与正极测试触头〔2〕相连,负极连接插销座〔18〕的通断孔。
8、按权利要求1或6、7规定的检测装置,其特征是,负极触头〔11〕通过软性塑料绝缘电线与插销〔27〕连接,插销〔27〕可分别与插销座〔18〕的电压孔和通断孔相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万锁;黄雨成;何伟,未经郭万锁;黄雨成;何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65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点逻辑测定法
- 下一篇:大理石、花岗岩切割新法及孔内聚能装置、切割器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