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用低速器件合成565兆毕特/秒最长线性移位寄存器序列的电路无效
申请号: | 85106753 | 申请日: | 1985-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6753B | 公开(公告)日: | 1988-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李秉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邮电部第五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3K5/156 | 分类号: | H03K5/156;H03M9/00 |
代理公司: | 邮电部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李东,姚景兰 |
地址: |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速 器件 合成 565 兆毕特 最长 线性 移位寄存器 序列 电路 | ||
本发明属于一种产生高速最长线性移位寄存器序列(简称M序列)的电路,用于高速数字通信系统及其测试仪表。
这里提到的高速数字通信系统是指“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建议的564.932兆毕特/秒(简称565Mb/s)或更高速率的数字通信系统。在565Mb/s速率等级下工作的误码仪、抖动仪等,国内外尚未有。误码仪和抖动仪的发送侧和接收侧都有M系列发生器部分。
在现有的低于565Mb/s的同类测试仪表中(如HP公司的140Mb/s误码发生器3762A),多数情况是采用图1方法产生M序列。设移位寄存器的级数为A,M序列的长度m=2A-1。按规定将图1的A个移位寄存器中的某些级的输出端接到模二加电路,模二加电路的输出端接入移位寄存器第一级的输入端,驱动移位寄存器每级触发器的时钟,其速率同产生的M序列的速率相同。若使图1电路能正常稳定工作,从理论上说必须满足下述条件:
触发器从CP端到Q端的时延+模二加电路的时延+触发器CP端的建立时间<时钟周期,
但在工程实际中,不仅要满足上式,还应有足够富余。
当时钟速率为565兆赫兹(MHZ)时,其周期为1.77毫微秒(ns)。如果仍用图1的方法产生565MHz的M序列,则该移位寄存器的工作速率为565MHz。而要使电路稳定工作,必须要求上述三个时间参数之和小于1.77ns。但由于目前商品化的数字集成电路的D触发器和门电路的性能还不能满足这一条件,所以按图1所构成反馈电路无法产生565Mb/s的M序列。
虽然HP公司3762A误码发生器中已采用由2条支路(即支路数n=2)合成的M序列发生器,但该电路用于产生565Mb/s的M序列时仍会遇到器件性能不能满足要求的问题。为了用现有商品化的数字集成电路器件构成速率高达565Mb/s(或更高)的M序列发生器,本发明给出了用更多条支路合成的电路。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图2是一个能产生速率为565Mb/s的M序列电路。它是由三部分组成。图2中的(1)是速率为565MHz/n的M序列发生器,它同图1电路结构完全一样。n可以取4或取8。然后将(1)电路的一部分输出端接向图2中的(2)。(2)是组合逻辑电路。由(2)输出n条支路M序列。这一部分的工作速率也为565Mb/s/n。最后将(2)输出的n条并行支路接到图2中的(3)。(3)是并串变换电路。经过并串变换后,串行输出565Mb/s序列。由于只有并串变换电路才需要能在565Mb/s速率下工作的少数集成电路,所以当采用图3和图4所建议的电路方案实现图2中的(3)时,就不会存在图1电路所要求的那样严格的稳定工作条件,也就是说对器件时间参数方面的要求比图1低得多,可以用器件来实现。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图1是目前低于565Mb/s数字通信仪表中最常用的产生M序列方法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原理框图。
图3和图4是图2中(3)的内容,即对并串变换电路原理图的举例。
图中:Q为D触发器的输出端,CP为时钟输入端,代表模二加电路,n为支路数,X为组合逻辑电路输出支路。
在图2中的(1)电路结构和图1完全一致,它是由A个D触发器和一个模二加电路组成,它工作速率为565MHz/n。当n=4或n=8时,其速率分别为141MHz或71MHz,它的每一级D触发器的输出端都输出结构一致的M序列。
图2中的(2)是组合逻辑电路,主要是由模二加电路完成的。随着产生M序列的特征多项式的不同,即(1)中的模二加反馈电路接法的不同,随着M序列的长度不同,即A和m的不同,组合逻辑电路就有不同的内容。这些不同内容可参见附表,表中用有下标的X代表每个支路。附表列出了级数A=10,15,23,25,28,29,31情况下M序列的合成。当A=23,25,28,29时,可将每个Q后面的序号加上i,例如当A=23时,i=1,则可将X1到X8同时修改:
X1=Q23,X2=Q19Q18Q11Q10Q2,等等。i可以允许的取值是:当A=23时,i可以取1,当A=25时,i可取1或-1,当A=28时,i可取1或2或3,当A=29时,i可取1或2或3。
附表所给出的结果是本发明的关键部分,已经通过计算机模拟证明其正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邮电部第五研究所,未经邮电部第五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6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