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驱动玻璃退火系统的方法及实行这一方法的玻璃退火系统无效
申请号: | 85107098.1 | 申请日: | 1985-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03585B | 公开(公告)日: | 1989-03-15 |
发明(设计)人: | 保利·塔帕尼·里纳马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基罗和塔姆格拉斯联合股票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7/04 | 分类号: | C03B27/04;C03B35/1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王彦斌,石小梅 |
地址: | 芬兰3373***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玻璃 退火 系统 方法 实行 | ||
1、一种驱动玻璃钢化系统的方法,所述系统包括:
-一加载部分;
-一加热炉,该加热炉由其中装有加热电阻的绝热腔组成;
-一淬火冷却部分,该部分包括装有鼓风机的冷却设备;
-一卸载部分;
-以上每一部分及加热炉的传送机,该传送机由垂直于玻璃传送方向的水平滚柱组成;
-传送机的驱动机械;
-联合地或分别地驱动各传送机的离合器机构。
以及,在这一方法中,在将玻璃板加热至其钢化温度期间内,加热炉的传送机前后移动振荡;在玻璃板淬火期间,淬火冷却部分的传送机也分别地前后移动振荡。
本方法的特征在于:
当空载情况下,即加热炉中没有玻璃负载时,在加热炉传送机和淬火冷却部分的传送机机械地联结在一起振荡情况下,完成淬火冷却部分玻璃板负载的淬火操作;当淬火冷却部分的玻璃板负载已经淬火完毕,或者当玻璃板中心温度已经冷却到低于其玻璃材料的特定“应变点”之后,淬火冷却部分传送机与加热炉传送机脱钩,以便使前者停止,之后,新的待加热负载导入炉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一玻璃板负载在炉内振荡时,淬火冷却结分的静止玻璃板负载被冷却到适当的处理温度,这时淬火冷却部分的传送机马上和卸载辊道传送机相互机械地联结起来,并将玻璃板负载从淬火冷却部分传送到卸载部分。之后,淬火冷却部分空载,即其上没有玻璃板淬火或冷却,这时加热炉内玻璃板负载继续振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对边缘区有孔洞、凹坑之类缺陷的易碎玻璃板钢化时,淬火冷却部分玻璃负载淬完火之后,即当玻璃板中心温度已经低于其构成玻璃材料的特定“应变点”之后,淬火冷却部分的传送机通过一个减速齿轮和加热炉传送机联结在一起;该减速齿轮的传动比非常高,当加热炉传送机振荡速度为最大时,淬火冷却部分玻璃板的最大振荡速度仅为2.5厘米/秒;之后,一块新的待加热玻璃送入炉内,玻璃板负载即在炉内开始振荡;其间,一当淬火冷却部分的玻璃板被冷却到适当的处理温度,所述减速齿轮脱钩,淬火冷却部分的传动机与卸载部分的传动机机械地联结在一起,玻璃板负载从淬火冷却部分传到卸载部分,之后,淬火冷却部分空载,即其上没有玻璃板负载淬火或冷却,这时如果必要的话,加热炉中的玻璃板负载可以继续振荡。
4、如以上任一权利要求所述,一种实行上述方法的玻璃钢化系统包括:
-一加载部分(1);
-一加热炉(2),所述加热炉由装有加热电阻的、热腔(31)组成;
-一淬火冷却部分(3),该部分包括装有鼓风机的冷却设备(30);
-一卸载部分(4);
-以上每一部分加热炉的传送机(11)、(12)、(13)、(14),这些传送机由垂直于玻璃传送方向的水平滚柱组成;
-联合地或分别地驱动各传送机的离合器机构(16)、(17)、(25);
-传送机的驱动机械(5)、(6)、(7)、(8),联结加热炉传送机(12)及淬火冷却部分传送机(13),以便在操作的第一阶段以振荡方式驱动它们(12、13),在操作的第二阶段驱动它们完成一个长的传送行程。
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械包括:一个单向交流电机(5);一个由电机(5)驱动的液压无级变速器(6);一个第一传动轴(8),该传动轴位于液压变速器(6)和加热炉传送机之间;一个连到淬火冷却部分传送机(13)上的第二传动轴(23);位于第一及第二传动轴之间的第一机械传动件(9、22、24);用于将上述第一机械传动件从第二传动轴上脱开的磁性离合器(25);位于上述轴(8、23)之间的第二机械传动件(26、27、28),上述第二机械传动件的传动比至少比第一机械传动件的传动比高10倍;以及用于将上述第二机械传动件(26、27、28)从第二传动轴(23)上脱开的第二磁性离合器(2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基罗和塔姆格拉斯联合股票公司,未经基罗和塔姆格拉斯联合股票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709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体医两用健身磁圈
- 下一篇:交流电动机的驱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