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汽车怠速自动断油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5107321 | 申请日: | 198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7321A | 公开(公告)日: | 1987-04-08 |
发明(设计)人: | 陈福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福乐 |
主分类号: | F02M3/045 | 分类号: | F02M3/045 |
代理公司: | 陕西省发明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陈小霞 |
地址: | 陕西省西安市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自动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是汽车发动机在强制怠速时自动停止化油器向发动机供油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汽车在行驶中当发动机处于强制怠速工况,如下坡利用发动机制动和平路不脱挡减速时,发动机是不需要燃油的,但此时由于发动机进气管中真空度较高,致使部分燃油仍从化油器怠速油系被吸出,这些燃油大部分得不到完全燃烧;如果汽车较长时间下坡,由于汽车的倾斜、颠簸、震荡等原因,还会产生“呛油”,也就是会产生化油器中浮子室油面过高,燃油自动从主喷管溢出的现象,溢出的燃油一部分沉积在进气管,一部分沿气缸壁渗入曲轴箱稀释了汽缸的润滑油增加了发动机的磨损量,还有一部分随废气排入大气;有的汽车发动机会产生“自行点火”,即在关车后,由于它的内部局部过热,继续不稳定的运转,这种现象既有损于发动机,而且增加了有害气体的排放量。上述诸情况的发生不仅使燃油白白地浪费,并且排出的有害气体增加了对大气的污染。
因此,为了节油和净化,国内外许多单位对此进行了研究,并且采取了多种措施,应用较广的是利用发动机强制怠速时的转速远超于怠速时的转速从而导致发电机电机电压和节气门后的真空度比怠速时都要高的特点来控制化油器中的有关油道在强制怠速时不向发动机供油,即形成自动控制系统控制有关阀门。例如:由安微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年出版的《汽车使用中的节油技术》一书中介绍的“电磁自动控制怠速节油器”,它的电路控制方发就是利用发电机电位差这个特点并结合两付串联触点联合工作来实现对电磁阀的控制。节气门上的触点保证在节气门关闭时接通;另一付触点与断电器触点并联作为转速自动控制触点,在发动机强制怠速时它与断电器触点同时闭合。在节气门触点和与断电器触点并联的触点同时闭合时,则电路接通,电磁阀动作,怠速油道通大气,致使怠速油道燃油不被吸出。在发动机其它工况不满足这两付触点同时闭合,因此电磁阀不动作。
在本书还介绍了一种电路、气路双路控制的怠速节油装置,名称为“汽车怠速自动节油装置”。这个装置用一个晶体管开关电路作为转速自动控制器来控制装在气路上的电磁阀只有在发动机怠速时阻止负压传送,使有关气阀不动作,让怠速油道正常供油,而在发动机强制怠速时,利用节气门后较高的真空度去控制气阀切断化油器有关供油通道。
这样,上述两种装置都达到了在发动机强制怠速时自动停止化油器供油的目的。但是这两种装置都存在着一些缺陷,从自控方法上讲,第一个装置转速自动控制触点需要在断电器上加工,并且这个触点依附于直流发电机调节器中的断电器而工作,只适于直流发电机线路;第二种装置转速自动控制器是晶体管电路,成本高,并且存在管子老化的问题,长时间使用可靠性势必降低,而且途中难以维修,再者,气阀的动作是靠发动机强制怠速时节气门后较高的真空度来控制的,这种控制方式受海拔高度的限制。从装置本身讲,第一种装置只对怠速油道进行了控制,在遇到较长时间下坡出现“呛油”时,它却毫无办法;第二种装置的怠速油道得不到控制,在强制怠速时,怠速油道的燃油仍被吸干,影响了汽车从减速到加速的过渡;对于关车后出现的“自行点火”现象,这两种装置均无能为力;另外不管是利用或破坏来自发动机进气管中的真空度,它们所采用的方式都是在化油器上打孔加工,在化油器上打孔加工具有一定的难度,并且也破坏了原部件的完整性;这两种装置的通用性也比较差,各个阀门的安装都是针对某种化油器进行设计的。由于以上存在的问题,使得这两种装置都难以得到推广应用,而且至今未出现比较完善的怠速自动断油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首先对装置的控制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安全、可靠的怠速自动断油的电控方法和由它派生出的一种电路、气路双路控制方法,然后本着安装时不如工和通用的原则,设计了为实现上述控制方法的装置,装置解决了汽车发动机强制怠速时断油、防止“呛油”和“自行点火”的问题,达到了节油和净化双重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福乐,未经陈福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7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体试样引入装置
- 下一篇:使用不同起泡管的泡沫选槽的操作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