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纺纱纬纱管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5107889.3 | 申请日: | 1985-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04265B | 公开(公告)日: | 1989-05-24 |
发明(设计)人: | 陶国源;林国光;胡清治;刘玲玲;宋志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胜德塑料厂 |
主分类号: | B65H75/12 | 分类号: | B65H75/12;B65H75/5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孙佳 |
地址: | 上海西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纺纱 纬纱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纱管,特别是一种涤棉纤维纺织过程中所使用的纺纱纬纱管。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造这种纺纱纬纱管的方法。
以往,国内外纺纱工业中所使用的纱管,如细纱管和纬纱管,均选用优质木材制成,并需要经过车削、涂漆等十多道加工工序。由于木材这种天然资源来源有限,加上制造纱管工序繁复并且木质纱管的使用寿命较短,因此随着新兴塑料工业的崛起,国内外先后转向用聚氯乙烯、聚丙烯以及改性聚碳酸酯等塑料代替木材。但随着近代化学纤维工业的发展,上述塑料类纱管又经受不住涤棉纤维纺织过程中100℃左右的高温蒸煮,其耐热性、刚性和强度均满足不了要求,为此,有些纺织工厂只得仍然沿用木质纱管,但问题是反复使用几次,即发生变形开裂,因而坏纤也随之增加。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纺纱纬纱管,这种纱管不但能克服现有木质纱管中变形开裂使用寿命短的问题,而且也能克服现有的塑料类纱管中耐热性差、耐水性差和刚性及强度不够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制造纺纱纬纱管的方法,使得通过该方法制造出的产品能符合上述要求。
本发明是这样构成的,它是一种纺织过程中所使用的纺纱纬纱管,这种纬纱管由塑料制成,其特征是所说的塑料是聚苯醚和苯乙烯系三元共聚物的混合物。
本发明也是这样构成的,它是一种制造纺纱纬纱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把聚苯醚粉末和苯乙烯系三元共聚物的粉末进行混合,然后进行塑化,再进行挤出造粒,形成塑料颗粒之后再进行注塑成型,最后对成型的产品进行热处理,其特征是塑化和挤出造粒是在单螺杆或同向双螺杆排气式挤出机中进行的,挤出造粒时的螺杠转速为30~300转/分,料筒及机头温度为200~300℃,排气区的真空度为10~100毫米汞柱。
本发明的纺纱纬纱管解决了一般木质纱管和塑料纱管的变形开裂和耐热耐水及刚性强度差的问题,使用寿命大大延长,十分适用于涤棉纤维纺织尤其是聚酯纤维的纺织过程,而且也可使纺纱工艺由间接纺纱改为直接纺纱,从而可使纺纱设备的投资和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另外,这种纺纱纬纱管还能适用于天然蚕丝的纺织过程,为改变传统的蚕丝加工工艺制造了条件。
本发明的制造纺纱纬纱管的方法能使制得的产品满足上述特点。
图1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纺纱纬纱管的半剖图。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及附图来对本发明的纺纱纬纱管及其制构方法作更为详细的描述。
本发明的纺纱纬纱管由塑料制成,这种塑料是聚苯醚和苯乙烯系三元共聚物的混合物,由于苯乙烯系三元共聚物的加入,使得聚苯醚的性质有所改变,所以此时的聚苯醚亦可称为改性聚苯醚。这里,所说的聚苯醚为2,6-二甲基聚苯醚,所说的苯乙烯的三元共聚物为苯乙烯、丙烯腈和丁二烯的三元共聚物。在每一单位重量的制成该纱管的原料中,2,6-二甲基聚苯醚含60~90%(重量),苯乙烯、丙烯腈和丁二烯的三元共聚物含10~40%(重量)。除了2,6-二甲基聚苯醚和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的三元共聚物以外还含有少量助剂,这些助剂是用作抗氧剂的双酚A和用作着色剂的酜酞系颜料。在每一单位重量的制成该纱管的原料中双酚A含0.5~1%(重量),酜酞系颜料含0.1~1%(重量)。
如图1所示,从本发明纱管的结构形状上来看,它与现有纱管的不同之处还在于管内壁的距顶端附近处有一镶嵌件〔1〕。该镶嵌件的材料为酚醛树脂。有了这一镶嵌件之后,就可增加纱管在高速转动情况下的转动同心度,从而可克服转动时的晃动,对提高纺纱的质量将是有利的,另外还可避免在高速转动条件下纱管与管内转轴的粘连。而采用酚醛树脂制造的这一镶嵌件其耐热和耐磨性能均十分优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胜德塑料厂,未经上海胜德塑料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78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息处理装置
- 下一篇:墨辊印刷机用的着墨和刮墨的方法和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