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涂布法制造聚乙烯醇/聚烯烃复合膜无效
申请号: | 85109218 | 申请日: | 1985-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9218A | 公开(公告)日: | 1986-10-08 |
发明(设计)人: | 邹明国;王仕坤;陈永芬;张开;周明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67/00 | 分类号: | B29C67/00;//B29K2900B29K10300B29L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法制 聚乙烯醇 烯烃 复合 | ||
1、涂布法制造聚乙烯醇/聚烯烃复合膜的原料及工艺[1]由聚乙烯醇、聚乙烯或聚丙烯与胶粘剂组成其特征在于生产该复合膜的主要原料及工艺为:
(1)聚乙烯醇成膜原料
聚乙烯醇 10-17份
无离子水 83-90份
交链剂(以聚乙烯醇用量计) 3-12%
催化剂(以聚乙烯醇用量计) 1-8%
(2)聚乙烯醇/聚烯烃复合膜的胶粘剂
A、丙烯酸共聚物胶粘剂
丙烯酸共聚物 10-15%
溶剂(乙醇-醋酸乙酯) 85-90%
丙烯酸共聚物制备的配方组分(按重量计)为:
丙烯酸甲酯 2-20份
丙烯酸丁酯 2-70份
丙烯酸辛酯 2-20份
丙烯酸 1-10份
醋酸乙烯 5-40份
苯乙烯 1-10份
过氧化苯甲酰(为总重量的) 0.1-1%
醋酸乙酯(为总重量的) 30-100%
B、乙烯和醋酸乙烯共聚物胶粘剂
乙烯和醋酸乙烯共聚物(醋酸乙烯含量15-40%) 8-15份
溶剂(甲苯-丙酮) 85-92份
(3)基膜(聚乙烯或聚丙烯)厚 50-90μ
(4)聚乙烯或聚丙烯膜经表面氧化处理后,按以下工艺条件进行复合:
A、聚乙烯醇/聚烯烃复合膜
胶层厚度 2-8μ
干燥温度 60-120℃
干燥时间 0.5-2分钟
聚乙烯醇膜层厚 5-13μ
干燥温度 90-200℃
干燥时间 1-3分钟
涂布速度 3.5-8米/分钟
B、聚乙烯醇/聚乙烯复合膜可不用胶直接涂布复合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涂布法制造聚乙烯醇/聚烯烃复合膜所用的主要原料其特征在于聚乙烯醇成膜原料中交链剂为甲醛与尿素(或三聚氰胺)的反应物或醛类,催化剂为强酸弱碱盐如氯化铵等。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涂布法制造聚乙烯醇/聚烯烃复合膜的主要原料中的胶粘剂〔A〕其特征在于该胶粘剂的最佳配方组分(按重量计)为:
丙烯酸甲酯 12份
丙烯酸丁酯 50份
丙烯酸辛酯 10份
丙烯酸 3份
醋酸乙烯 20份
苯乙烯 5份
过氧化苯甲酰(为总重量的) 0.3%
醋酸乙酯(为总重量的) 100%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涂布法制造聚乙烯醇/聚烯烃复合膜的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胶层厚度 1-4μ
干燥温度 95-100℃
干燥时间 0.5-2分钟
聚乙烯醇膜层厚 5-10μ
干燥温度 120-125℃
干燥时间 1-3分钟
涂布速度 3.5米/分钟
5、涂布法制造聚乙烯醇/聚烯烃复合膜所用的设备〔1〕其特征在于涂布复合机的主要特点是传送薄膜辊为主动辊,采用摩擦系数大的材料制成,起送膜作用。同时还可以防止张紧薄膜涂布时在烘道中承受过大拉力引起形变。烘道采用热风顺流或逆流加热干燥。基膜由放卷辊经导向辊和涂布辊后,由主动辊送入烘道干燥,再经冷却辊冷却,借助张紧辊进行第二次涂布(即涂布聚乙烯醇溶液),涂布聚乙烯醇的膜由主动辊送入烘道干燥,再经冷却辊冷却后收卷成复合膜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科技大学,未经成都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92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筋混凝土叠合空心楼板施工方法
- 下一篇:自动开关叶片的风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