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可供各类显示屏产生立体图像的立体映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5202100 | 申请日: | 1985-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85202100U | 公开(公告)日: | 1986-07-16 |
发明(设计)人: | 石东军;石传林;石传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东军;石传林;石传竹 |
主分类号: | H04N13/04 | 分类号: | H04N13/04;G02F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北京市首***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各类 显示屏 产生 立体 图像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可以使电视机、录相机、录相盘、闭路电视、显示终端、幻灯、……等各类显示屏图像产生立体图像的一种立体映示装置。
立体电视系统近年来方案层出不穷。但都存在这样那样的弊端,有的过于复杂、昂贵,有的效果不佳。如光栅柱方法,观看者必须限于一定位置,一定区域,除此特定区域之外即不能观看。此方案技术复杂,且观看亦有眼花缭乱之感。红、兰眼镜方法使观看者只能看到黑白影像,而黑白电视则不能获得立体图像。间歇遮挡的眼镜要求眼镜的间歇遮挡与图像变换同步,每一付这样的眼镜就得有一个同步装置,采取无线还是有线都比较麻烦。还有,W083/02706号专利立体电视系统或者只能供一人观看,或者投影设备不普及。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的立体映示装置,即可克服上述各弊端而获得彩色或黑白立体图像。
发明是这样实现的:电视、录相机、录相盘等显示屏交替显示所摄物的左(眼)、右(眼)视图,将立体映示装置的液晶屏置于显示屏前,液晶屏内两导电玻璃间的电场变化(施与液晶屏电极的“开、关”信号变化)与显示屏左(眼)、右(眼)视图图像的交替变化同步,液晶屏内电场在交替变化时,通过液晶屏的显示屏光将以二种极化(偏振化)方向互相垂直的偏振光交替映示出显示屏的左(眼)、右(眼)视图,戴一幅类似看立体电影的偏振光眼镜,就可以看到立体图像了。
下面对发明的实施例及其附图作一详细描述:
图1为立体映示装置的整体结构及组合图。
图2为图1中液晶屏〔4〕的详细结构图。
图1中,立体映示装置是由显示屏〔1〕,机内帧频引出导线〔2〕联接到置于显示屏〔1〕前的液晶屏〔4〕,以及极化(偏振化)方向互为垂直的偏振眼镜〔6〕共同组合构成。液晶屏〔4〕稍大或等大于显示屏〔1〕。液晶屏〔4〕可由整幅材料(导电玻璃)制成,若制作困难、价格较高,也可由多块小液晶屏拼接成大面积液晶屏〔4〕,拼接时,同一极性的导电玻璃要互相导通。〔3〕为显示屏光,〔5〕为显示屏光〔3〕通过液晶屏〔4〕后形成的偏振光。
图2中,〔7〕为偏振片,〔8〕、〔10〕均为导电玻璃,〔9〕为液晶,〔3〕为显示屏光,〔5〕为显示屏光〔3〕通过液晶屏〔4〕后(也即依次通过偏振片〔7〕、导电玻璃〔8〕、液晶〔9〕、导电玻璃〔10〕后)形成的偏振光。液晶〔9〕的性质为:在电场作用下液晶分子可成扭曲排列,使通过偏振片〔7〕的偏振光在液晶〔9〕的旋光作用下,从玻璃〔10〕通过时,恰与通过偏振片〔7〕的偏振光极化(偏振化)方向垂直。两导电玻璃〔8〕、〔10〕间无电场时,通过导电玻璃〔10〕的偏振光极化(偏振化)方向与通过偏振片〔7〕的偏振光极化(偏振化)方向相同。对液晶屏〔4〕(即导电玻璃〔8〕〔10〕)交替给以“开、关”信号,即可通过导电玻璃〔10〕的偏振光〔5〕交替作互相垂直的二种极化(偏振化)方向的变化。通过导线〔2〕从机内帧频引出的“开、关”信号施与液晶屏〔4〕,则液晶屏〔4〕获得的“开、关”信号与机内帧频同步。设取显示屏〔1〕为50帧/秒图像时(50帧/秒为图像的最低帧频,往高不限),其中交替显示左(眼)及右(眼)图各25帧/秒。若取显示屏〔1〕的25帧/秒左(眼)视图与施与液晶屏〔4〕的25次/秒“开”信号同步。则显示屏〔1〕的25帧/秒右(眼)图与施与液晶屏〔4〕的25次/秒“关”信号同步。合理调整偏振光眼镜〔6〕的偏振片位置,(合理指的是当偏振光〔5〕为左眼图时,观看者通过所戴的偏振光眼镜〔6〕只能左眼看到图像光〔5〕,而右眼看不到。同理,当偏振光〔5〕为右眼图时,观看者通过所戴的偏振眼镜〔6〕只能右眼看到图像光〔5〕而左眼看不到。)就可以通过所戴的偏振光眼镜〔6〕看到立体图像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东军;石传林;石传竹,未经石东军;石传林;石传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202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