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平头折断暗螺柱无效
申请号: | 86102413 | 申请日: | 1986-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2413A | 公开(公告)日: | 1986-10-15 |
发明(设计)人: | 约翰·多·普拉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莫洛洛兰姆工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13/04 | 分类号: | F16B13/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曹永来 |
地址: | 美国加利福尼亚***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头 折断 暗螺柱 | ||
1、在暗紧固件中,有一个带轴向螺纹通孔的螺母,其一端为锥形端,另一端有一增大的头部,还有一个带螺纹杆的螺柱拧入并穿过上述螺母,且在上述螺母锥形端附近有一增大的头部,上述螺纹杆在上述螺柱头和螺柱末端之间有一折断凹槽,一套管在上述螺柱头和上述螺母锥形端之间环绕上述杆,其特征为,改进点包括:
嵌入装置和该套管相配,嵌入该杆,可以转动;
螺母锥形端贴紧装置和该杆相配,位于该杆上该螺母锥形端和该螺杆头部之间,用来顶靠该螺母锥形端;
当该螺杆被转动而该套管上升套在该螺母锥形端时,进一步使该螺杆通过该螺纹孔上升就会产生阻力,使该螺杆在该折断凹槽处折断。
2、在权利要求1的紧固件中,其特征为该嵌入装置包括一个夹持调节器,它环绕上述杆并有一端紧靠上述螺柱头,且有一部分与上述杆以螺纹啮合。
3、在权利要求2的紧固件中,其特征为上述夹持调节器的端部是增大的,而且以螺纹与上述杆啮合部分的壁厚大于位于上述夹持调节器端部与上述杆螺纹啮合部分之间的上述夹持调节器的壁厚,后提到的壁厚较薄且内壁光滑。
4、在权利要求3的紧固件中,其特征为上述套管包括一个具有光滑内壁的套管部分环绕着上述杆和处于上述夹持调节器与上述螺母锥形端之间的上述螺母锥形端贴紧装置。
5、在权利要求1的紧固件中,其特征为上述螺母锥形端贴紧装置包括一个其上带肩部的止动环环绕着上述杆,且向上述螺母锥形端伸展,并使之紧靠上述螺母锥形端。
6、在权利要求5的紧固件中,其特征为上述止动环是一个卡装于上述杆凹槽内的对开圆环。
7、在权利要求1的紧固件中,其特征为上述螺母锥形端贴紧装置与上述折断凹槽间的距离基本上与上述螺母的总长相等。
8、一个暗紧固件,其特征为,它包括:
一个具有轴向带螺纹通孔的螺母,其一端为圆锥形端头,另一端是增大的头部;
一个拧入上述螺母孔的带有螺纹杆的螺柱,它有一增大的头部靠近上述螺母,其杆上在上述螺柱头与上述螺母头之间有一折断凹槽;
一个薄壁套管件环绕上述螺母锥形端与上述杆头之间的螺杆,上述套管件具有光滑的内壁;
一个夹持调节器,其第一部分在上述套管件与上述杆头之间,可同上述杆以螺纹啮合,而第二部分由上述第一部分伸向上述杆头,并在该处与之靠接,上述第二部分的壁厚比上述第一部分薄,而且内壁光滑,并有一增大的头部紧靠上述杆头;
一个其上带肩的止动环,向上述螺母锥形端伸展,在上述第一部分和上述螺母锥形端之间环绕上述杆,并与上述折断凹槽相距一大体等于上述螺母螺孔长度的距离,上述止动环的外径大于上述螺母孔的内径。
9、在航空器的安装中,包括一付并置的板件,其上有对正的孔形成一贯穿上述部件的孔眼,上述部件有入口侧和隐侧,带有轴向螺孔的螺母插入上述孔眼中,在入口侧螺母有一增大的头部,上述头部呈圆锥形且与上述入口侧环绕上述孔眼的圆锥状凹窝相配合,上述螺母在上述隐侧有一圆锥形螺母端,螺柱有一拧入上述螺母孔的螺纹杆,其上有一带平面的螺纹端在入口侧伸出上述螺母,上述螺杆在隐侧有一增大的杆头,一套管环绕处于上述螺母锥形端与隐侧的上述杆头之间的上述杆,上述杆上有一折断凹槽位于上述螺母头与上述螺母锥形端之间,其特征为,改进之处包括:
上述套管有第一薄壁部分围绕在上述螺母锥形端与上述杆头之间的螺杆四周,上述第一部分内壁光滑,而第二部分处于上述第一部分和上述杆头之间,和螺杆以螺纹啮合,上述第二部分有一增大的头部紧靠上述杆头,在上述增大头部和与上述杆螺纹啮合的部分之间有一薄壁部分,而位于上述第二部分和上述螺母锥形端之间的上述螺杆之上的贴紧部件被其上带肩的上述第一部分所环绕,此带肩的上述第一部份用来贴紧上述螺母锥形端,当旋转上述杆时使上述套管的第一部分向前推进且套到上述螺母锥形端上,直到上述贴紧部件紧靠上述螺母锥形端并与之接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莫洛洛兰姆工业公司,未经莫洛洛兰姆工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24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合成水分散性纤维的技术范围
- 下一篇:双极晶体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