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平头折断暗螺柱无效
申请号: | 86102413 | 申请日: | 1986-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2413A | 公开(公告)日: | 1986-10-15 |
发明(设计)人: | 约翰·多·普拉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莫洛洛兰姆工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13/04 | 分类号: | F16B13/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曹永来 |
地址: | 美国加利福尼亚***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头 折断 暗螺柱 | ||
本发明涉及到暗紧固件,尤其是航空工业用暗紧固件。
在此技术中,特别是在航空工业中,固定贴合板材所用的暗紧固件是广为人知的。这类紧固件一般包括一个螺母,一个螺柱和一个套管。该螺母有一带轴向螺纹通孔的本体,其一端是带倒角的锥形端,另一端是头部。螺柱是拧入螺母体的,在其一端有一头部。在带倒角的螺母锥形端与螺柱头部之间有一中空、圆柱形套管环绕着螺栓轴。在安装中,贴合板的厚度各不相同,紧固件被安装在板子对正的孔中。当螺柱的螺栓轴受拉通过螺母体时,套管被螺柱头推上螺母倒角端且紧靠到板子上,这样可使紧固件定位。
某些这类紧固件在螺栓轴上预定位置处有一折断凹槽。板子的总厚度是变化的。由于折断凹槽的位置是预定的,可能造成不同的安装松紧程度,在最大夹持状态和最小夹持状态之间变化。无论套管碰到还是紧靠待装的贴合板,杆或螺栓轴都会在折断凹槽处折断。
在最小夹持状态下,折断凹槽,即折断位置处于杆或螺栓轴上较高的地方,且靠近螺母体头部的表面。一般地说,折断凹槽据此位置使得它在距螺母头表面约0.000至-0.098英寸处折断。这样,如果紧固件的安装状态处于最大夹持状态,轴将在螺母头表面的下方折断。这时其安装将不如最小夹持状态牢固(其轴折断处基本与螺母头表面相平)。因此安装不会牢固。
对这种状况的一种解决办法是重新设置折断凹槽的位置,或将其向轴上方移动,以使它在螺母头表面处或其上方大约0.000至+0.098英寸处折断。然而,在这种结构中,安装后可能需要对折断轴的凸尖或尾尖进行修整,这需要大量人工。
需要有一种紧固件能对在其中进行装配的安装材料形成夹持,而且在整个夹持范围内都产生平头折断,从而无须对尾尖进行加工。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良的暗紧固件,在安装入口处平头折断且无须对尾尖进行加工。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杆平头折断且能塞满螺母头部以增加强度的暗紧固件。
本发明还有另一个目的,就是在达到上述目的的同时紧固件不但平头折断而且还保持对被安装材料的牢固夹持作用。
这些和其它一些目的最好是靠提供这样一种紧固件来完成,它有一带轴向通孔的螺母和一个从螺母中穿过的螺柱,在螺柱头部与螺母体之间有套管环绕。在螺母体和螺柱头之间,螺柱的螺纹部分安装有止动装置。在安装过程中,当螺柱向上推进时,止动装置紧靠到螺母体的末端。这个对继续运动的突然阻力造成螺纹部分于折断凹槽处断裂,这样就在折断凹槽处产生折断,并基本上塞满螺母头凹窝以增加所安装紧固件的强度,而且无须对折断的螺纹部分进行任何修整。
图1是在紧固件安装前根据本发明的原理组装的紧固件之纵剖面图;
图2是图1所示紧固件安装第一步骤的部分纵剖面图;
图3是图1和图2所示紧固件在最大夹持下安装完成的纵剖面图。
图4是图1至图3的紧固件安装中一个步骤的细部图。
图5是结构板总厚度处于紧固件最小夹持状态情况下装好的紧固件之部分纵剖面图。
现参见附图1,图中示出根据本发明原理组装的暗紧固件10。紧固件10包括有螺母11、螺柱12和套管13。螺母11有一带轴向螺纹通孔15的本体14。在螺母体14的一端形成有一锥形端16,其圆锥形倒角的最佳形状是与螺母11的轴线成15°~30°夹角。
在螺母体14的另一端是一增大的头部17。头部17与一付结构板20、201或其他类似的被紧固件入口侧的凹窝19内的沉头座相适应。如图1所示,板20、201具有对正的孔并在该处形成一开口21与凹窝19连通。如下所述,螺母11的长度以螺母体14的外表面即使在最大夹持状态下也能伸出到被紧固件的隐侧23为宜,其伸出距离应足以使套管13的薄壁与螺母体14的外表面相配合。
螺柱12有一个通过螺母11伸出的螺杆25,在其一端有一增大的头部26(图1中隐侧23侧)。头部26的直径一般取决于螺母体14的直径。在暗紧固件10的安装过程中,往螺杆25上施加预定应力,在螺杆25上适于断裂处预置折断颈部27。目的是使暗紧固件10的安装完成时,折断颈部在与被紧固件20的入口侧表面28平齐或比之稍低的位置产生折断。
套管13是一个薄壁、一般为圆柱形的部件,有带倒角端24的光滑内壁29。夹持调节器30一般主要包括一圆柱形的壳体部分31,在其内部的32部分上有螺纹与螺柱12的螺纹部分相啮合。壳体部分31的厚度大于套管13的薄壁厚度。套管13的直径大体与螺母体14的直径相等。如图所示,壳体部分31最好与具有光滑内壁34的薄壁部分33及紧靠在头部26之上的加厚环状凸起边缘35整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莫洛洛兰姆工业公司,未经莫洛洛兰姆工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2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合成水分散性纤维的技术范围
- 下一篇:双极晶体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