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将电路元件定位在预定位置的装置及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6104394 | 申请日: | 1986-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4394A | 公开(公告)日: | 1988-01-06 |
发明(设计)人: | 川谷典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3/00 | 分类号: | H05K13/00;H05K13/04;H05K3/3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秉芬 |
地址: | 日本东京品川***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路 元件 定位 预定 位置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将电路元件定位在预定位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a)一个印刷电路板;
(b)至少一个要装在印刷电路板上预定位置的元件;
(c)吸住并可释放元件的吸持机构;
(d)一个装于吸持机构的定位零件;
(e)在印刷电路板上一个已知点的导向体,用于将定位零件导向印刷电路板上一个已知的位置,之后吸持机构松开元件并将其放在印刷电路板上的预定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是导向体规定了一个凹槽,和包括一个呈环形、在其上面焊锡的环形传异图样,以及定位零件包括一个端部倒圆角并可纳于导向体凹槽的圆棒。
3、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是导向体包括一个呈圆形、在其上面焊锡的传导图样,以及定位零件包括一个端部空心圆柱形的圆棒,其内边倒角以配合导向体的圆形表面。
4、一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a)抓住一个电路元件的第一机构;
(b)一个装于所说第一装置的定位元件,它与被抓住的电路元件处于第一相对位置;
(c)将所说第一机构和定位元件移向印刷电路板的第二机构。
(d)在印刷电路板上用以将所说定位元件导入印刷电路板上一个基准位置的第三机构;当所说定位元件与基准位置接触时,被抓住的电路元件即被置于要装上它的印刷电路板上的预定位置;所说预定位置与所说基准位置处于第二相对位置,它等于第一相对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说第一机构靠真空抽吸抓住电路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4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说第一机构包括一个直管和一块板,装于直管的一端的一个抽吸垫用来抓住或释放与定位零件处于第一相对位置的电路元件,该板与所说直管相固定和使得直管和定位元件之间有一个固定的相对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4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说的第三机构包括一个围绕所说基准位置的传导图样和一个在所说传导图样上形成的锡制圆体,以及所说定位零件的一端有斜边,以致它与凸圆形的内表面接触后可将定位零件导入基准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的装置,其特征是上述传导图样是圆形的。
9、根据权利要求7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说传导图样是三角形的。
10、根据权利要求7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说的传导图样是正方形的。
11、根据权利要求7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说的传导图样包括四个长方形条,绕上述基准位置布置以形成一个正方形。
12、根据权利要求7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说的传导图样包括四个绕上述基准位置作径向对称布置的长方形条。
13、根据权利要求4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说的第三机构包括一个位于基准位置的传导图样和一个在上述传导图样上形成的锡制凸圆体;所说的定位元件一端的中心有一个孔,而上述孔具有倾斜的内边。当所说的定位元件的孔的斜边与凸圆体接触后,定位零件被导入基准位置。
14、将电路元件定位在印刷电路板上预定位置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例步骤:
(a)抓住一个与定位零件处于第一相对位置的电路元件;
(b)在印刷电路板上的一个基准位置制作一个凸圆体;
(c)将定位零件置于凸圆体上并被导入基准位置,将被抓住的电路元件置于要装上它的印刷电路板上的预定位置处;上述预定位置相对于基准位置有一第二相对位置,它等于第一相对位置。
15、一种在印刷电路板上装配电子元件的装置,板上具有要与电路元件相连的导电印刷图样,上述图样中至少有一个确定了上述元件的接收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在所说印刷电路板上的用于电路元件定位的导向部分,它相对于所说的元件接收位置有一个预定位置;
包含有一定位元件持送机构,用于将所说的电路元件持送到并释放在相对上述定位元件的一个位置上,并将上述电路零件从远离所说印刷电路板处送到所说印刷电路板。
所说的导向部分与所说的定位销协同工作以确定由所说的持送机构送的电路元件的位置并准确地释放在所说的预定位置,所说的导向部分相对于所说的预定位置的相对位置等于所说定位元件与所说的持送机构上的上述电路元件之间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43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