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从轧碎设备移去轧碎辊子的设备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6104686 | 申请日: | 1986-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4686A | 公开(公告)日: | 1988-01-27 |
发明(设计)人: | 唐纳德·W·布朗;马克·L·科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T·J·冈拉克机械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4/28 | 分类号: | B02C4/28;B02C23/00;B02C4/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峰章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备 移去 辊子 方法 | ||
1、在一辊子轧碎设备中含有第一与第二的可旋转的轧碎辊子,且依其轴向长度平行配置,其特征在于本组合包含:
用以支撑和保持第一轧碎辊子之第一装置,第一轧碎辊子可由第一装置上卸下;
用以支撑第二轧碎辊子之第二装置,在轧碎位置时,第二装置靠近第一辊子与第一装置,且可移动第二装置由轧碎位置至离开第一装置的位置;
装设于第二装置上之辊子移去装置,用以支撑由第一装置上卸下之第一轧碎辊子,且当第二装置移开时,此辊子移去装置载运着第一轧碎辊子至离开第一装置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设备,其特征在于辊子移去装置包含一对支臂装置,其中的一个支臂装置与第一辊子啮合,而另一支臂装置在沿第一辊子的轴向离开所述支臂的位置与第一辊子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设备,其特征在于辊子移去装置包含一与第二装置连结且可延伸与第一轧碎辊子啮合的第一支臂,以及连接第一支臂与第二装置之第二支臂。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之设备,其特征在于辊子移去装置可从第二装置上移开。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之设备,其特征在于各支臂装置包含一装设于第二装置上且与第一轧碎辊子啮合之第一支臂,以及装设于第二装置上与第一支臂连接之第二支臂,第二支臂延伸于部分垂直方向以支撑第一支臂载运第一轧碎辊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之设备,其特征在于各第二支臂皆从第一支臂向上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之设备,其特征在于各第二支臂与第一支臂的连接处,系位于第一支臂和第一轧碎辊子啮合处与第一支臂和第二装置连接处之中间。
8、根据权利要求3,5,6或7所述之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支臂之长度为可调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之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与第二支臂皆以枢轴方式连结于第二装置上,当第二支臂长度调整缩短时,第一支臂会以与第二装置连接处为轴心向上移动,而使第一支臂与第一轧碎辊子啮合。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之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支臂在其尾部有一端部和一凹部,用以与第一轧碎辊子啮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之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凹部包含,位于第一支臂上之一向上弯的尾部与距离向上弯的尾部某长度处之向上突出之吊耳。
12、在一辊子轧碎设备中含有水平并列且沿其轴向长度平行的第一与第二可旋转的轧碎辊子,与一导引欲被轧碎材料至轧碎辊子间的漏斗,其特征在于本组包含:
-固定框架,第一辊子被支撑于固定框架上且可由固定框架上卸下;
-可移动的框架,第二辊子被支撑于可移动的框架上,可移动的框架可于靠近固定框架的轧碎位置与离开固定框架之辊子移去位置间移动;以及
-固定于可移动的框架上之第一支持臂,一部分垂直地配置以连接第一支持支臂与可移动的框架间之第二支持支臂,第一支持支臂位于支撑由固定框架上卸下的第一辊子之位置,因此,当第一与第二支持支臂随着可移动的框架与第二辊子移至辊子移去位置时,会载运第一辊子且保持住第一辊子于辊子移去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J·冈拉克机械公司,未经T·J·冈拉克机械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46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