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自由端摩擦纺纱装置的重新连接纱线的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6106956 | 申请日: | 1986-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6956A | 公开(公告)日: | 1987-09-09 |
发明(设计)人: | W·格哈特·霍伯 | 申请(专利权)人: | 舒伯特—萨尔泽机械制造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5/00 | 分类号: | D01H15/00;D01H1/135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峰章 |
地址: | 联邦德国因***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由 摩擦 纺纱 装置 重新 连接 纱线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自由端摩擦纺纱装置的重新连接纱线的方法,该方法将纱线返回到辊隙,在辊隙中使纱线同纤维结合在一起,然后从辊隙中连续地将纱线引出。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使用该方法的装置。
如果纱线断头或由于任何其它原因而停止纺纱过程,应立即使供给装置停止工作以免不必要的供给纤维,而这些不必要的纤维将堵塞并损坏纺纱装置。然而,通常开松筒继续运转,因为要使它停止很复杂(尤其对于分别停止每个纺纱装置中的开松筒的情况),而且起动和减速过程需要相当的时间,这导致由停止了的供给装置伸向开松筒的纤维束的完全磨损。
众所周知,由于制动的持续时间,任何供给装置的制动都会对纤维束有某种程度的损伤,因而有人提出,当供给装置重新开始工作时使纤维束从纤维聚集的表面偏斜,并通过这个聚集表面被输送到一个抽吸装置,为此,在供给通道中设置吸气口(GB-PS 1170869)或压缩空气口(DE-PS3104444)。由于不中断供给和开松纤维的过程,因而使没被损坏的纤维以准确的予定时间被供给到纤维聚集表面。然而,在非常敏感的、在开松筒和纤维聚集表面之间传送纤维的通道中开口,使纺织过程受到不利的影响。因此,这些建议中没有一个在实践中显示出其重要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自由端摩擦纺纱装置的连接纱线的方法及装置,这种方法及装置可确保有效地、可靠地接头而对随后的纺纱过程没有不利的影响。
为此,根据本发明,将纤维连续地供给到辊隙,然后开始从辊隙中拉出,使摩擦纺纱元件按照纺纱的方向转动并停止拉出纤维,将纱线的断头带回到聚集的纤维,并且当它再次同供给到辊隙中的纤维拈接起来的时候从辊隙中拉出纱线。从辊隙中移走纤维首先可以使由于停止供给装置而不停止开松筒而被损坏的这部分纤维被清除掉,然后,当停止从辊隙中移走纤维而不停止向辊隙供给纤维的时候,未被损坏的纤维即被放置在摩擦纺纱元件上并聚集在一起,当纱线断头返回后,这些聚集起来的纤维同它结合到一起并形成一个牢固的接头。
按照一个较好的方法,在进行这种连接时纤维通过辊隙被传送到远离辊隙的摩擦纺纱元件的一侧,再由此移走。这样可避免当纤维离开纤维供给通道时,为了移走纤维而要使其有较大的偏斜。更为有利的是,为了将纤维从辊隙中移走,可使向辊隙外转动的摩擦纺纱元件转向相反的方向,而为了停止纤维从辊隙中移出,可使予先反转的摩擦纺纱元件再次反向转动,即再次向辊隙外转动。最好不要由机械而由压缩空气将纤维移走。
代替通过辊隙传送纤维的方式,还可以采用一个设置在远离引出端的摩擦纺纱元件的一侧上的吸咀平行于辊隙吸走纤维。最好只通过断开作用在摩擦纺纱元件外部的负压而使纤维停止从辊隙中被吸走。
为了移走纤维,还可以沿径向移开这两个摩擦纺纱元件,以便以一个特别简单的方式使纤维通过辊隙而被移走,最好,通过将摩擦纺纱元件移开并通过切断受到抽吸的摩擦纺纱元件的抽吸气流而将两个摩擦纺纱元件清理干净,并且直到它们回到其工作位置再将负压施加到它们上面。
如果摩擦纺纱元件是可移开的,可选择通过使摩擦纺纱元件回到其工作位置、切断或不切断作用在摩擦纺纱元件外部的负压的方式来停止纤维从辊隙移出。
按照本发明,这个摩擦纺纱元件的“工作位置”是指纤维可聚集在辊隙中并可用纱线的断头相连接的位置。为此目的,例如为了使纤维聚集在面对纤维供给处的辊隙,可将两个摩擦纺纱元件安排在互相之间足够靠近的位置。换句话说,根据自由端摩擦纺纱装置的结构,工作位置可以这样来选择:将纤维供给到位于由两个摩擦纺纱元件的轴线所确定的平面的一侧的第一个辊隙,并且在上述平面的另一侧,由摩擦纺纱元件形成的第二个辊隙中纤维同纱线的断头拈接到一起。
为了控制用于结合到纱线断头中的纤维束,最好使纤维的移动逐渐停止而不要突然停止。
通常,纱线返回到纱线接头的准备位置(至少在其最后阶段)是借助于气流作用或借助于气流的帮助来实现的。因而当纤维供给打开时就有一个危险存在,即:纤维将被吸附到纱线的断头上,这就会使用于连接的纱线断头不好确定。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按照本发明的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先将纱线带到辊隙外部的连接纱线的准备位置,这样可保证直到予定的纱线接头过程开始时,纤维才同返回的纱线断头相接触。最好控制纱线的返回,以使正当纤维聚集的时候纱线断头放置到纤维上。一般在纱线插入辊隙之前,不需要使摩擦纺纱元件按纺纱方向转动。然而,现已发现,如果在停止将纤维拉出辊隙时开始使摩擦纺纱元件按纺纱方向转动是较为有利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舒伯特—萨尔泽机械制造股份公司,未经舒伯特—萨尔泽机械制造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6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粒性白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 下一篇:实现光栅工作法的变换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