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对称微锥封闭加压式附着传动无声减速机无效
申请号: | 86107997 | 申请日: | 1986-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7997A | 公开(公告)日: | 1988-06-08 |
发明(设计)人: | 陈仕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H13/06 | 分类号: | F16H1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空学院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玉珠 |
地址: |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称 封闭 加压 附着 传动 无声 减速 | ||
本发明是根据附着传动原理而设计的一种高传动能力,超低噪声的通用减速机,该减速机利用微锥封闭加压的方法,利用轴向不大的弹簧力在光滑的传动轮之间形成极高的接触压力以便利用加于减速机中的高压粘特性的滑油,在高压下粘度陡增的特性使传动件间形成一层厚度不大而粘滞性极高的油膜来实现主从动轮之间的力和运动的传递。轮系中还使用了多支分流和沿径向和轴向全浮动的结构,使传动轮之间的压紧力能自动而均衡地封闭,不作于支承上,受载后也能自动分流均载,使传动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
由于没有齿形啮合元件,又有粘性油膜的作用,传动件间不发生直接接触,因此传动极其平稳无声,特别适于要求超低噪声的设备中,例如超低噪声的冷却塔和潜水艇等,对于一般机械中不要求精确传动比的场合,也可用作传递运动和动力,还可以设计成通用系列减速机,供一般机械设备配套之用。
附着传动作为一种新型传动原理,七十年代已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从机理和油品上进行了大量研究,并着重开发无级变速的附着传动装置,这方面的现有技术在(F.W Heilich E.shube.)的著作“Traction Drive”一书和May1974“MACHINE DESIGN”上有专门论述,1981年7月20日出版的。“Aviation Week Space Technology”还介绍了美国NASA所属Leuis研究中心曾用附着传动原理设计了航空发动机用的减速机,这种设计在传动方案上采用了功率分流式的星状定轴轮系,实现了200马力的大功率传动,效果相当于齿轮传动,且传动平稳噪声极小。但是这个减速机的实际结构未公布,特别是在如何实现加压,如何实现功率分流下的浮动均载,以及使用什么材料和工艺来制造承受高接触应力和高精度的传动轮等技术关键均未介绍。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简便有效的实现附着传动的结构,包括:简便有效的加压方法,利用不大的弹簧力在传动件间产生较大的正压力而且此压力仅封闭在传动轮之间而不作用于支承上;为传递较大功率和均衡封闭加压,设计了一种沿轴向和径向均能浮动的全浮动均载结构,使得传动轮在未受载前各轮的压紧力能均衡,受载后,载荷能分流均摊。以此结构来实现一种低噪声,高传动能力的普通传动用的附着传动无声减速机。
本发明的传动型式简图,如图(1)、(2)所示,其中图(1)为双联星轮呈星状排列的定轴轮系;图(2)为双联星轮2K-H负号机构;图(3)和图(4),分别是它们的结构方案简图。
本发明的结构,对上述两种传动简图都适用,现以后者为例说明本发明的结构,详图如图(5)。结构方案简图如图(4)。
为了功率分流和封闭压紧力,沿周向对称布置了多个双联行星轮,双联行星轮的个数可根据结构大小和所传递的功率来定,一般为2-6个,常用3-4个。为了轴向加压,将轮a和g设计成成对的具有微锥的锥形轮,并分列于轮f的两边,作对称配置,如图3中之a、a′,g1、g′1,g2、g′2……锥形轮的锥度应尽可能小,以利于用不大的轴向力能实现大的正压力,但为了锥形轮能轴向浮动,锥度应以不自锁为条件,即圆锥的斜角应大于2、86°~6、84°。
为了轴向加压在a及a′两半锥轮之间配置了弹簧(19)和调整垫(26),弹簧的结构按所需的弹力和允许的空间来定,当结构空间小,又需弹力大时,可用碟形弹簧,如图(6)所示,一般可用成组的圆柱螺旋弹簧,如附图(5),调整垫的用途是用来调整弹簧的预压量,使达到预期的弹力。轮a及a′以及弹簧(19)及调整垫(26)均装于浮动中心轴(7)上形成a中心轮组件。
锥形行星轮g及g′与柱形行星轮f用榫槽连联接,装于行星轴(5)上,双联行星轮g、f组装后,用两个轴承装于行星架(16)上,行星架沿径向开有滑槽,行星轴(5)的轴承装于滑座(4)中,可沿滑槽径向滑动以达到径向浮动的作用,每个双联行星轮连同行星轴及轴承应联成一体,形成双联行星轮组件,并在滑座中可作轴向浮动,多个双联行星轮组件中只有一个在滑座中是沿轴向固定(不可浮动)的,所有其他双联行星轮组件连同a中心轮组件的轴向定位及固定均由这一组轴向固定的双联行星轮来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学院,未经北京航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7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银球茶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从硫化锑矿直接制取锑白的湿法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