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摆动式多抓斗防撞挖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6108042.4 | 申请日: | 198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06478B | 公开(公告)日: | 1990-01-17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港疏浚队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E02F7/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刚 |
地址: |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摆动 抓斗 挖泥 装置 | ||
1、摆动式多抓斗防撞挖泥装置,它被固定在挖泥船上,包含有挖泥抓斗、滑轮组、缆索、卷扬机,承接卸泥并将泥沙输送到驳船上去的输送系统,和开有供抓斗进入水中进行挖泥的漏底孔的船体,其特征在于:
A、挖泥船前半部横向跨甲板安装有前后间隔的两个龙门架(1),在这二个龙门架上沿船体纵向固定有若干根纵梁(2)、(3),在每根纵梁上固定有一个挖泥滑轮(4),一个卸泥滑轮(6),和一至多个导轮(5);
B、挖泥滑轮(4)沿与船体纵向垂直的方向,被布置了二排,前排安装在纵梁伸出船首以外的前方位置,而后排的挖泥滑轮其中心连线和船上的漏底孔沿船体横向的中心线在同一个垂直平面内,卸泥滑轮(6)则位于前后二个龙门架之间的位置上,固定前排挖泥滑轮(4)的纵梁(2)与固定后排挖泥滑轮(4)的纵梁(3)呈相互间隔的排列;
C、每只挖泥抓斗的中轴(36)二端与其上方的挖泥滑轮轴(7)的两端之间,上下对应地连接有可伸缩的套杆(25)、(27)、(32),它们与挖泥抓斗的中轴(36)和挖泥滑轮轴(7)构成可转动的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动式多抓斗防撞挖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纵梁(2)、(3)是由二根型钢并排平行构成,每根纵梁上的挖泥滑轮(4)、卸泥滑轮(6)分别处在二个相互平行而各自分开的位置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动式多抓斗防撞挖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可伸缩套杆是由多节管径递减的钢管叠套而成,处于中间的各节钢管的上部管端外周上焊有二个相隔一定间距的导向滑环(26)、下部管端焊接一法兰盘(30)。并在其上装有一个可拆卸的法兰(31),该可拆卸法兰的内径小于下一节钢管上的导向滑环(33)的外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摆动式多抓斗防撞挖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各节钢管的管径最大一节(25),装在伸缩杆滑座(23)内,并通过伸缩杆滑座(23)、轴承座(18)、轴承(17)、(19)与挖泥滑轮轴(7)构成可相对转动的连接,其顶部焊有一个外径大于伸缩杆滑座(23)内径的闷头端盖(24),其下部焊有法兰(28),在该法兰上连接有可拆卸的法兰(29),其外径大于伸缩杆滑座的内径,可拆卸法兰的内径大于次大伸缩杆钢管的外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摆动式多抓斗防撞挖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各节钢管的管径最小一节(32),在其上端外周上焊有二个相隔一定距离的导向滑环(33),其外径大于与之相邻的上节钢管下端的可拆卸法兰(31)的内径,而下部管端通过一个连杆(34)与挖泥抓斗中轴(36)端部构成可相对转动的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摆动式多抓斗防撞挖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连杆(34)的柄端与最小一节钢管(32)的内孔相配合,构成可拆卸的连接。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摆动式防撞挖泥装置,其特征是,整体布局转过90°角度,与船体成横向布局,即所述的龙门架平面与船体纵向中心线相平行,而所述的纵梁(2)的方向则垂直于该船纵向中心线。
8、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摆动式多抓斗防撞挖泥装置,其特征是,整体布局同时布置在船首和船尾二个部位上。
9、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摆动式多抓斗防撞挖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挖泥抓斗(10)和挖泥滑轮(4)是只有一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港疏浚队,未经浙江海港疏浚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804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控制装置
- 下一篇:电火花加工叶型冷却孔的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