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生产改善了加工性能的薄钢板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6108451 | 申请日: | 1986-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8451A | 公开(公告)日: | 1987-07-22 |
发明(设计)人: | 松冈才二;佐藤进;小原隆史;角山浩三;阿部英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川崎制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1B1/46 | 分类号: | B21B1/4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陈申贤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改善 加工 性能 钢板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改善了加工性能的薄钢板的方法。
厚度不超过6毫米、用于建筑材料、汽车车身、罐头盒材料、各种表面处理黑钢板等的薄钢板可粗略地分为热轧薄钢板和冷轧薄钢板板两类。
到目前为止,这种薄钢板由以下一般的生产步骤生产出来:
首先,由连续浇铸法即直接浇铸成坯的方法生产出厚度大约为200毫米的扁钢坯,然后进行热轧使扁钢坯厚度减薄到2~6毫米。也就是说,扁坯经过粗热轧成为厚度为30毫米左右的薄板坯,再经过精热轧形成厚度为2~6毫米的热轧薄钢板。
此外,这种热轧钢板还要进行酸洗,冷轧到一定的厚度并采用箱式退火法或连续退火法进行再结晶处理以形成冷轧薄钢板。
按照上述普通的步骤生产薄钢板,最大的缺点是其生产设备庞大。特别是在生产热轧钢板和冷轧钢板时需要的热轧工序中,通常在粗轧阶段使用4~5架粗轧机,而在精轧阶段通常使用由6~7架轧机组成的串列式轧机,因此其设备必然庞大。
另一方面,在制作冷轧钢板中,加工工序的延长是一个严重的缺点。也就是说,在长加工工序下生产出产品需要极大的能量,工作量和时间,而且也引起了各种不利于产品质量的问题,特别是产品的表面性能受到影响。
现在已有人提出一些生产薄钢板的技术方案。例如,公开号为47-30809的日本专利公开了一种热轧设备,它有一个冷却装置,一个轧辊和一个卷绕机,布置在通常的热精轧机座后面。按照这个设备,热轧薄钢板在经卷绕后连续地进行低温热轧,这样即使除去冷轧工序时,也可以获得与冷轧薄钢板相同的压延性能。但是由于使用了通常的热精轧机座,还不能满足使设备紧凑和生产率高的要求。
在公开号为59-101205的日本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由连连铸钢材生产热轧薄钢板的设备。在该设备中的一台剪切机,一个卷绕装置,一个加热炉,一个拆卷装置,一个卷绕炉,一架轧机和一个卷绕装置,布置在连铸机的后面。但是,按照本设备,基于除去冷轧工序和退火工序的那些性能并没有达到,因为仅仅只生产出了热轧薄钢板。
在公开号为59-229413的日本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超精度铁素体钢的设备,其中一架装在一个公共的外壳里的轧机由工作轧辊直径为600毫米的进口侧轧辊组和工作轧辊直径为200毫米的出口侧轧辊组组成,工作辊之间的距离为2000毫米,该轧机布置在一个小截面的连铸机的后面,而在轧机的后面布置有一个盐池和一个卷绕机。但是这种设备只生产热轧薄钢板,因此免除冷轧工序和冷轧-退火工序是不可能的。而且要使薄钢板具有均匀的组织也是困难的。
在公开号为60-108101的日本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薄金属板的设备,其中一个调温装置,一个卷绕箱,一个热轧装置和一个卷绕机布置在一个连铸机的后面。但是即使用这种设备也只生产出热轧薄钢板,因此要省去冷轧工序和冷轧-退火工序是不可能的。
作为生产薄钢板的设备,所有上述普通技术方案都是很好的,但它们不能满足所有诸如除去冷轧工序和冷轧-退火工序,以及提高生产率和设备紧凑性等条件的要求。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较高的生产率生产改善了加工性能的薄钢板的方法,采用该方法可以使热轧工序紧凑且可以省去冷轧工序和冷轧-退火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川崎制铁株式会社,未经川崎制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8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