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抗裂的、多形态的末端为树脂状嵌段的线型嵌段共聚物无效
申请号: | 86108591 | 申请日: | 1986-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8591A | 公开(公告)日: | 1987-10-07 |
发明(设计)人: | 阿隆佐·吉尼·基特陈 | 申请(专利权)人: | 菲利浦石油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97/04 | 分类号: | C08F297/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樊卫民,穆德俊 |
地址: | 美国俄克***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形态 末端 树脂 状嵌段 线型 共聚物 | ||
1、一种顺序的嵌段共聚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溶液聚合的条件下使至少一种含8~12个碳原子的单乙烯基芳族单体与至少一种含4~6个碳原子的共轭二烯单体,按约为55~95%(重量)的单乙烯基芳族单体与45~5%(重量)的共轭二烯单体的比例,用顺序加料聚合方法进行聚合,在该方法中所述的单乙烯基芳族单体和一种有机一碱金属引发剂至少分别加入两次,然后将共轭二烯单体单独加入,接着又将所述的单乙烯基芳族单体和所述的引发剂加入,再接着又分别将共轭二烯和单乙烯基芳族单体加入,每加入一次单体后,都要使聚合基本完成再进行下一次加料;
其中所述的顺序加料聚合方法采用六阶段加料顺序:
第一阶段:(Si)
第二阶段:(Si)
第三阶段:(B)
第四阶段:(Si)
第五阶段:(B)
第六阶段:(S)
其中(Si)代表引发剂和单乙烯基芳族单体,(B)代表共轭二烯单体,(S)代表单乙烯基芳族单体,
由此制得多形态的、抗裂的、接近无色透明的、末端为树脂状嵌段的线型嵌段共聚物。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该方法中每阶段所加的单体和有机一碱金属引发剂的用量范围如下:
第1阶段:L-1(mhm) 0.312~0.625
S-1(phm) 30~40
第2阶段:L-2(mhm) 0.312~0.625
S-2(phm) 10~20
第3阶段:B-1(phm) 15~2.5
第4阶段:L-3(mhm) 0.625~1.875
S-3(phm) 10~20
第5阶段:B-2(phm) 30~2.5
第6阶段:S-4(phm) 5~15
总量:S(phm) 55~95
B(phm) 45~5
L(mhm) 1.25~3.125
其中L代表有机一碱金属引发剂,B代表共轭二烯单体,S代表单乙烯基芳族单体。
3、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每阶段所加的单体和有机一碱金属引发剂的用量范围如下:
第1阶段:L-1(mhm) 0.312~0.625
S-1(phm) 30~40
第2阶段:L-2(mhm) 0.312~0.469
S-2(phm) 10~15
第3阶段:B-1(phm) 10~4
第4阶段:L-3(mhm) 0.625~1.563
S-3(phm) 20~10
第5阶段:B-2(phm) 20~16
第6阶段:S-4(phm) 10~15
总量:S(phm) 70~80
B(phm) 30~20
L(mhm) 1.25~2.657
其中L代表有机一碱金属引发剂,B代表共轭二烯单体,S代表单乙烯基芳族单体。
4、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的共轭二烯单体采用1,3-丁二烯,所述的单乙烯基芳族单体采用苯乙烯,所述的有机一碱金属引发剂采用正丁基锂。
5、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形态的、末端为树脂状嵌段的线型嵌段共聚物。
6、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形态的、末端为树脂状嵌段的1,3-丁二烯和苯乙烯的线型嵌段共聚物。
7、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形态的、末端为树脂状嵌段的线型嵌段共聚物的泡型包装。
8、含有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形态的、末端为树脂状嵌段的1,3-丁二烯和苯乙烯的线型嵌段共聚物的泡型包装。
9、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第1阶段的加料中含四氢呋喃,其含量为所加单体总重的0.01~1.0ph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菲利浦石油公司,未经菲利浦石油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85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传感器
- 下一篇:装饰砖表面覆盖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