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自行车充气、锁车两用随车气筒无效
申请号: | 86201905 | 申请日: | 1986-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1905U | 公开(公告)日: | 1987-08-05 |
发明(设计)人: | 董俊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俊学 |
主分类号: | B62H5/16 | 分类号: | B62H5/16;B62J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山东省青岛市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充气 两用 气筒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改进了的固定于自行车车架竖梁上的随车充气装置。
现有的随车充气筒,由于其随车固定方式系将充气筒底端的出气孔和气筒手柄顶端的洞孔,扣入车架竖梁或斜梁上下两端的顶尖之中,借助于筒身和气筒手柄间弹簧的张力撑紧于两顶尖之间,因此气筒极易失窃。使用该气筒充气时,须先将输气胶管分别与气筒车胎气门联接,然后两手分别用力握紧筒身和手柄用力往复充气,因此费力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使随车气筒实现:
(1)防止气筒失窃。
(2)充气时省力方便。
(3)除用于车胎充气外,亦可用于锁车防窃。
本实用新型的要点是(参见附图1):
具有一个长度小于自行车竖梁〔J〕,可平行安装于自行车竖梁前方的活塞式往复手动充气筒〔A〕。该气筒的下端是一个既可安装固定输气软管〔D〕,又可与固定于车架斜梁〔I〕下端的气筒底座固定卡〔C〕,经联接铆钉〔K〕进行纵向铰接的气筒底座〔H〕。该充气筒的手柄〔G〕,是一个可根据需要分别变换为与筒身成T型和在同一轴向的可变角度充气筒手柄。该充气筒的输气软管〔D〕其一端固定安装于气筒底座〔H〕之上,另一端则安装着带有锁具部件——锁杆的气嘴联接头〔E〕(详见附图4-2)。
该充气筒的随车固定方法是由筒身固定联接装置中的用于卡紧筒身〔A〕的筒身固定卡〔B〕,经联接导销(6)(参见附图3)与该筒身固定卡成活络联接的用于卡紧于车架竖梁之上的竖梁卡〔B′〕,和用于将气筒底座〔H〕固定于车架斜梁〔I〕下端的气筒底座固定卡〔C〕,将筒身〔A〕和气筒底座〔H〕分别固定于车架竖梁和车架斜梁下端之间。充气筒在该筒身固定联接装置的作用下可使气筒不易失窃。
在通常情况下(参见图1),将充气筒手柄〔G〕顶端的洞孔〔L〕扣入车架竖梁上端的顶尖〔M〕中后,即可使充气筒平行、牢固地位于车架竖梁〔J〕的正前方。将输气软管〔D〕上的气嘴联接头〔E〕装入固定在车架斜梁〔I〕上部的输气软管固定拉紧装置〔F〕上,经拉紧后即可将输气软管挺紧、平行地位于车架斜梁上方。当需要充气时,先将输气软管〔D〕上的气嘴联接头〔E〕从输气软管固定拉紧装置〔F〕上取下,使其与车轮前胎或后胎的气嘴联接,再将充气筒手柄〔G〕顶部的洞孔〔L〕从位于车架竖梁上端的顶尖〔M〕中脱出,后移竖梁卡〔B′〕上的滑动定位销键〔N〕,并左向摆动充气筒,使充气筒作以联接铆钉〔K〕为圆心的横向位移,可使充气筒处于与车架竖梁成一定角度偏离的位置,最后变充气筒手柄〔G〕为T型后,即可一手握柄,一手扶车进行充气(参见附图2-2、2-3)。当需用锁车时,将输气软管〔D〕上的气嘴联接头〔E〕穿过后轮辐并将气嘴联接头上的锁杆插入竖梁卡〔B′〕上的锁孔中即可将车锁定(参见附图2-1)。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它克服了现有随车充气筒所存在的气筒易丢失,充气费力不便和功能单一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构成由以下附图给出:
附图1是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
附图2-1、2-2、2-3是本实用新型实现其功能的示意图。
附图3是图1中〔B〕〔B′〕所示的筒身固定卡和竖梁卡的构造示意图。
附图4-1是图1中〔G〕所示的充气筒可变角度的手柄。
附图4-2是图1中所示的气嘴联接头〔E〕。
附图5-1是图1中〔F〕所示的输气软管固定拉紧装置。
附图5-2是图1中所示的气筒底座固定卡〔C〕、筒身〔A〕、气筒底座〔H〕、铰联铆钉〔K〕、输气软管〔D〕的组装示意图。其中附图3是筒身固定联接装置中的筒身固定卡〔B〕和竖梁卡〔B′〕,经联接导销〔6〕穿过位于筒身固定卡〔B〕上的弧型导槽〔7〕并铆定在竖梁卡〔B′〕上的导销固定孔〔8〕中后,将筒身固定卡〔B〕和竖梁卡〔B′〕成活络联接后组成示意图。该装置中的筒身固定卡〔B〕是由其内孔直径等于筒身〔A〕外壁直径的两个半圆形的铰联构件经铰联铆钉〔9〕铆联后组合而成,此两铰联构件中,其一设有定位孔〔1〕、〔2〕,和弧度半径等于图1中所示的自气筒底座〔H〕上的联接铆钉〔K〕至卡紧于车架竖梁〔J〕后的竖梁卡〔B′〕上的导销固定孔〔8〕间距离的弧形导槽〔7〕,该两个半圆形铰联构件在紧固罗丝〔10〕的作用下可将筒身〔A〕卡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俊学,未经董俊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1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列车窗玻璃擦拭吸尘机
- 下一篇:快速拆装筛板油井泥浆振动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