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隔离续流式可控硅励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6210042 | 申请日: | 198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86210042U | 公开(公告)日: | 1987-10-07 |
发明(设计)人: | 金津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津墉 |
主分类号: | H02P1/50 | 分类号: | H02P1/50 |
代理公司: | 南京工学院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姚建楠,楼高潮 |
地址: |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离 续流式 可控硅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控硅励磁装置,能在同步电动机起动及运行时自动接通和切除磁场放电电阻,自动投励牵入同步,提供正常运行所需励磁,並能保持同步电动机本身起动性能。
现有的同步电动机的可控硅励磁装置,一般采用半控桥式主回路。由于在起动过程中,电动机转子感应电流经换流二极管半波时,直接由换流二极管短接,产生了很大的单轴联接力矩,因而破坏了同步电动机的原有的起动性能。为解决上述问题,通常的做法是采用全控桥式主回路,以保持同步电动机原有的起动性能。例如我国目前广泛使用的KGLF11,12型可控硅励磁装置。但是这种装置大大增加了电子元器件的用量和系统的复杂性。由此带来装置的造价提高、可靠性的降低、调试维修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在中小型同步电动机中这些问题更为突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步电动机隔离续流式可控硅励磁装置。在半控桥式主回路基础上加以改进,发明出兼有半控桥式和全控桥式主回路两者优点的可控硅励磁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在通常的可控硅励磁装置中,在位于半控整流桥(7)与电动机转子绕组(1)之间增加一只隔离可控硅(5),其控制极接至投励电路(12)。这只隔离可控硅(5)也兼作同步时的投励可控硅。其原理在于:在同步电动机异步起动至投励牵入同步运行之前,由于隔离可控硅(5)未导通,励磁回路与转子回路(1)“隔离”,且转子绕组感应电流的正负半波分别经由可控硅及整流二极管(3)接通放电电阻(4),所以能保持电动机的原有起动性能。当同步电动机起动至亚同步转速时,根据转子滑差频率由投励回路输出触发脉冲,导通隔离可控硅,投励牵入同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性能优良。只需在一般的半控桥式线路中增加一只隔离可控硅,并能采用各种单相(半波及全波)、三相(半波及全波)半控桥路,因而可使励磁装置的适用范围扩大,特别是在中小容量同步电动机中由于采用本实用新型而可使线路简化,可靠性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励磁装置电源可以直接取自辅助绕组,电动机抽头等,这可使励磁装置的造价降低,体积缩小,耗用材料减少,能够保持同步电动机的起动性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线路原理图。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包括由可控硅电子开关(2),整流二极管(3),放电电阻(4),隔离可控硅(5)、续流管(6)、半控整理桥(7)等组成的隔离续流式半控桥主回路和励磁电源(8)、同步电源(9)、可控硅触发电路(10)、测量移相电路(11)、投励电路(12)、工作电源(13)等各部分。励磁电源(8)除采用励磁变压器外,还可以采用电机抽头,辅助绕组,或直接接市电。电动机(TD)异步起动时,转子绕组(1)感应电流的正负半波分别经由整流二极管(3)及可控硅电子开关(2)接通放电电阻(4),此时因隔离可控硅(5)阻断,半控整流桥(7)与转子绕组(1)隔离,续流管(6)不起作用;当电动机(TD)接近同步转速投励后,隔离可控硅(5)导通,转子绕组(1)接通励磁,並经过隔离可控硅(5)及续流二极管(6)形成续流途径,以保证半控桥路正常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津墉,未经金津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10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人力车
- 下一篇:直、环、螺旋缝钢管内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