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用于喷漆的钢板及其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7100257 | 申请日: | 1987-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87100257A | 公开(公告)日: | 1987-08-26 |
发明(设计)人: | 古川九州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川崎制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5D3/12 | 分类号: | B05D3/12;B05D7/1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刘征,陈申贤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喷漆 钢板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是关于喷漆用的钢板,如冷轧钢板,热镀锌钢板或电镀钢板等,这类钢板用来压力成形制造汽车的外面板或电器设备的装饰外罩,在成形以前或成形以后进行喷漆。本发明也关于加工这种钢板的方法。
作为喷漆钢板的一个例子,冷轧薄板通常是将冷轧钢板按照脱脂、退火和平整这个顺序进行加工。在这种情况下,平整这道工序是为了改善钢板在压力成形时的防粘结性能,平整就是用毛面的工作轧辊对钢板进行小压下量轧制,使钢板表面具有适当的粗糙度。
作为将平整机工作轧辊弄毛的方法在实际生产中已经采用喷丸打毛的方法及放电加工方法。在按照这些方法将平整机工作轧辊弄毛的时候,在工作轧辊表面上形成不规则的粗糙外形,结果在平整以后就会使钢板产生粗糙表面,在钢板表面上出现一些不规则的凸起和凹下部分,如图1或图2所示。当这种表面粗糙的钢板进行压力成形时,润滑油就会聚积在凹下部分从而减少压力机模具与钢板之间的摩擦力,因此使压力成形过程容易进行,而由模具上摩擦力分离出来的金属粉末收集在凹下部分以防止粘结。
近来,喷漆后的表面观感质量已成为小轿车和卡车车体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质量控制项目,因为汽车综合质量的好坏可以从表面质量直接反映到用户的眼中。目前,有几种用来评价喷漆表面好坏的项目。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喷漆表面的无规则反射要少,表面光泽好,同时映象的变形要小,映象清晰度高。通常,光泽度和映象清楚程度综合起来称做映象清晰度。
大家知道,喷漆钢板的映象清晰度好坏取决于喷漆的种类和喷漆方法,但是还受到作为底板的钢板表面粗糙度的很大影响。这就是说,当钢板表面上平坦部分所占比例较小,不平程度较大的时候,喷漆钢板表面上平坦部分所占比例就小,不平程度就大,因此对光线的不规则反射就会破坏钢板的光泽度,同时也会因为映象变形而使映象清楚程度变坏,从而使其映象的清晰度降低。
通常,钢板表面的粗糙度是由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来表示。另外,如大家所知,当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增大的时候,凸起部分和凹下部分之间的幅度就随之加大,从而使喷漆钢板表面的不平程度加大,因而降低了映象的清晰度。
已经发展了几种不同的方法用来评价映象的清晰度。其中一种方法是用Hunter Associates试验室制造的一种Dorigon仪器测量的数值来进行评价,或者说用一个所谓的DOI数值来评价,这是使用最普遍的方法。DOI数值可用DOI=100×(Rs-R0.3)/Rs来表示,式中Rs是指相对于一个试样S来说,当光线以入射角30°进入而以反射角30°反射时的反射光线的强度,R0.3是指在反射角30°±0.3°时,散射光线的强度。表示映象清晰度的DOI数值与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之间的关系示于图4和图5中。图4所示是在用普通喷丸方法弄毛的工作轧辊进行平整的钢板上喷漆两层,厚度为55微米的情况,而图5所示是在用同样方法加工的钢板上喷漆三层,厚度为85微米的情况。从图4和图5可以看出,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增大,DOI数值减小,则映象的清晰度就变坏。
当钢板是用按照普通喷丸方法或放电加工方法弄毛的工作轧辊进行平整的时候,钢板表面就会出现前面所讲的由不规则凸起和凹下部分形成的粗糙表面,其中平坦部分很少。在具有这种不规则凸起和凹下部分的钢板表面上进行喷漆,由于漆层是沿着凸起和凹下部分的斜面形成的,所以在喷漆表面上平坦部分所占比例很小,如后面将要提到的图33所示,因此映象的清晰度不好。在普通的喷丸方法或放电加工方法中,这个问题是不可能避免的,因此也就很难使喷漆钢板表面具有良好的映象清晰度。
在上述的这种情况下,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映象清晰度得到改进的钢板,改进的办法是改善钢板表面粗糙的形状以减少表面喷漆后的不平程度,同时增加喷漆表面上平坦部分所占的比例,从而提高对光线的反射率,减小映象的变形,同时要提供一种能够生产这种表面粗糙形状得到改善的钢板的方法。换句话说,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映象清晰度比普通方法好得多的钢板,而无需改变通常所使用的漆料和喷漆方法,同时要提供一种生产这种钢板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川崎制铁株式会社,未经川崎制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0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检验香烟的工艺过程和装置
- 下一篇:固体粉末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