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造淀粉糖浆的新工艺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87101165.4 申请日: 1987-12-18
公开(公告)号: CN1033647A 公开(公告)日: 1989-07-05
发明(设计)人: 杨建修 申请(专利权)人: 杨建修
主分类号: C13K1/06 分类号: C13K1/06
代理公司: 河北省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范荣晖
地址: 河北省*** 国省代码: 河北;1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制造 淀粉 糖浆 新工艺
【说明书】:

制造淀粉糖浆新工艺是制造糖浆的一种新方法。

目前淀粉制造糖浆的方法是:①、制乳升温液化,将淀粉放在溶器中加水和成面汁,面汁混合均匀后,用瓢(勺)舀入锅中(锅中水温为50℃)并同时放入糖化酶进行制乳升温液化,这种做法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需要时间长,糖化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液化不完全。②、糖化过程是将锅中已进行制乳升温液化的面汁用瓢(勺)舀到缸内,用棉被包严恒温糖化需要糖化2-3小时。这种作法劳动强度大,糖化时间长。该过程加糖化酶,糖化温度50~60℃,正是热粘度高峰,过滤困难,因而产品率低。

发明目的在于改革传统的繁琐的工艺方法,改变工艺条件,不仅减轻劳动强度,缩短制作周期,提高产品质量,并且可以提高产量30%,产品率可达95~100%。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制造淀粉糖浆新工艺是经过制乳升温液化过程和糖化过程是在锅内(蒸馏釜)原封不动的进行。

配方:以100公斤淀粉为例,需加纯水200~220公斤,加液化酶0.4~0.6公斤。

制乳升温液化过程是在锅(蒸馏釜)中的水加热到35~45℃时,淀粉和液化酶一齐投放到锅中。

糖化过程的糖化温度是75~82℃。

糖化过程用的是液化酶。

在浓缩、熬制过程中加次硫酸氢钠甲醛和低亚硫酸钠。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论述。

需要设备:铁锅一个,直径100公分(或蒸馏釜);压力机一台(自制);过滤口袋6个(棉布制作);搅棒一个;锅铲一个;铁瓢2个;陶瓷缸2个。

需要原料:淀粉、颗粒为120~180微米,以150微米为宜;纯水PH值为6.5~7.5;氯化钠或石灰;BF-7658液化酶2000单位/克;低亚硫酸钠;次硫酸氢钠甲醛。

配方:以100公斤玉米淀粉为例:

需加纯水200~220公斤加液化酶0.4~0.6公斤。

最佳配方:加纯水210公斤

加液化酶0.25公斤

工艺流程:液化(1.5小时)→糖化(3分钟)→加压、脱色、熬制(2.5小时)(以100公斤玉米淀粉为例)。

1)制乳升温液化:首先向锅中(或蒸馏釜)加入纯水210公斤点火升温,水温升到35~45℃时,直接投入玉米淀粉100公斤,方法是将100公斤淀粉先投入一半,随即取BF-7658淀粉酶250克,均匀地洒在锅中,漂浮着的玉米淀粉上面,这样可以使酶充分发挥作用,再放另一半玉米淀粉,迅速搅拌均匀。此时淀粉乳浓度为32%,用锅铲搅拌防止糊锅,加大火力,升温液化,等淀粉乳沸腾后,再维持5分钟,然后封火降温液化。

玉米淀粉在液化过程中,有少量糖分受氧化作用分解成有机酸,影响PH值,因而在液化前将水的PH值调到6.5~7.5为宜((用氯化钠或石灰调节)。这样在液化进行中不至于过分降低PH值而成品出现偏酸现象。

2)封火降温糖化:把火封好后,取纯水45公斤(夏季用水50公斤,春秋季用水45公斤,冬季用水40公斤)平均分成两份,再取BF-7658液化酶250克,溶化在一份水中搅拌均匀,为一份酶水。另一份为白水,投放方法:需两人进行,一人提着白水桶,另一个提着酶水桶,白水先倒,酶水向白水的瀑布上倒,倾刻一齐倒完。立即搅拌均匀,待玉米乳静止后,用温度计测定,温度应在75~82℃,接近80℃为好,但不能超过82℃,糖化3分钟,即可出锅完成糖化过程。该工艺是基于糖化过程出现复合反应化学减重的原理,糖化速度快,作用时间短,因而感染杂菌可能性小,尤其在高温情况下,完全能够抑制产酸微生物的生长,对于败坏食品的链球菌同样具有抑制作用,因而为提高产品已生理化指标,增进产品储存性能提供了有利基础。

3)装口袋、加压过滤:

把玉米淀粉乳装入口袋内,然后放进压力机中,徐徐加压,尽量加压,能得糖化液300公斤左右,压榨结束后,剩余渣料应为50~52公斤为好,把锅洗刷干净,在锅台上用框子加棉纱布将糖化液再次过滤入锅开始起火浓缩。

4)开始浓缩、熬制:浓缩一开始,如果准备制白颜色糖浆,可向锅中投放次硫酸氢钠甲醛和50~80克(起脱色作用)和低亚硫酸钠50~80克(起固色作用),让其自然溶化,熬制出来的糖浆为白色,否则为红颜色糖浆。

在常压熬制中分三个阶段:前期应加大火力,争取尽快沸腾、蒸发;中期:浓缩时严防溢锅;后期:逐渐减弱火力,掌握火候,注意糖浆焦化,待糖化液浓缩还有33%时即可终止,准备出锅入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建修,未经杨建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11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