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高锰钢泥斗修复工艺无效
申请号: | 87101288 | 申请日: | 198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87101288A | 公开(公告)日: | 1988-11-09 |
发明(设计)人: | 李瑞龙;胡道成;姜有华;井树刚;杨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天津修船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P6/00 | 分类号: | B23P6/00;B23K5/18 |
代理公司: |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冯丹旻 |
地址: | 天津市塘沽***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锰钢 修复 工艺 | ||
一种用于链斗式挖泥船高锰钢泥斗修复工艺。
我国在一九七五年前后由日本引进750方/时链斗式挖泥船,经长期使用,其高锰钢泥斗已经磨薄、磨损。已达需要更新程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藉助所研究的高锰钢泥斗修复工艺,解决高锰钢泥斗修复问题。发明的内容是在已经磨损的高锰钢泥斗斗体(1)内焊接用等离子喷焊过一层耐磨材料层(5)的低碳钢复板(2),再在高锰钢斗体(1)与低碳钢复板(2)的上部、对接焊加镍高锰钢斗唇(3),在高锰钢斗唇(3)上加焊碳化钨型耐磨材料(4)。
在此工艺执行前,须按图纸做出低碳钢复板(2)的样板,展开无余量下料。按样板切割出低碳钢复板(2),在低碳钢复板(2)的内侧,用等离子喷焊设备按如下规范喷焊耐磨金属材料层(5):
离子气流量:400升/时。
送粉气流量:600升/时。
喷焊速度:30-40cm2/分
送粉量:80-100升/分
摆频:30-40次/分
摆幅:20-40mm
转移电弧电压:40-45v
转移电弧电流:200-250A
喷焊粉末及喷焊层化学成份:
喷焊铁基粉末成份:
C=2.5-3.5% Si=2.5-4.2%
B=0.5-1.0% Cr=25-32%
Ni=3.5-5.0% Fe余量。
喷焊后金属层成份:
C=2.8% Si=2.2% B=0.7%
Cr=22.98% Ni=3.36% Fe余量。
将喷焊完耐磨材料层(5)的低碳钢复板(2),按样板弧曲弯成型后,分段点焊在斗体(1)内侧。点焊前,在高锰钢斗体(1)与低碳钢复板(2)的角焊缝上,用奥132焊条先堆焊一层。在高锰钢斗体(1)内焊接低碳钢复板(2)时,先焊横缝,后焊纵缝,然后在奥132焊条上堆焊广堆012焊条。采用φ4mm焊条电流控制在180-200A以下,并对高锰钢部分强制冷却。
加镍高锰钢斗唇(3)与高锰钢斗体(1)及低碳钢复板(2)的焊接也采用上述工艺。
高锰钢斗唇(3)是由加镍高锰钢分两段铸造而成。
在高锰钢斗唇(3)的刃口部分喷焊碳化钨型耐磨层(4)时,采用氧-乙炔还原焰,氧一乙炔比例为:氧∶乙炔<1∶1.3。堆焊时,为避免碳化钨氧化,焰心与被堆焊表面之间的距离,应保持2-3mm,炬心线与堆焊表面成15-25度倾角。
堆焊碳化钨耐磨层(4)时,火焰温度控制在1600-1700℃。温度过高或火焰接触堆焊表面时间过长,会使碳化钨颗粒熔化,产生气孔或剥落,影响耐磨性能。
由于采用在高锰钢斗体(1)内侧复焊以等离子喷焊耐磨材料的低碳钢复板(2),并在高锰钢斗唇(3)上加焊碳化钨型耐磨材料(4),按每两年在斗唇上加焊一层碳化钨型耐磨材料,其使用寿命可达十年,同时节省钢材198吨。
附图说明:
图1、修复后高锰钢泥斗结构图。
(1)高锰钢斗体 (2)低碳钢复板
(3)高锰钢斗唇 (4)碳化钨型耐磨材料层
(5)等离子喷焊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天津修船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天津修船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1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喹啉羧酸衍生物和含有它们的抗菌剂
- 下一篇:智能双卡录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