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丁二烯本体聚合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7101920 | 申请日: | 1987-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87101920A | 公开(公告)日: | 1987-12-09 |
发明(设计)人: | 莫福德·丘奇·思罗克莫顿;罗伯特·威廉·施塔科威亚克;克里斯托弗·李·威尔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36/06 | 分类号: | C08F36/06;C08F4/8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雒英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丁二烯 本体 聚合 方法 | ||
1、一种以连续方法将1,3-丁二烯本体聚合成高度顺式聚1,4-丁二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把所述的1,3-丁二烯,催化剂体系和至少一种分子量调节剂加进反应区;该催化剂体系特征是:(a)有机铝化合物,(b)可溶含镍化合物,和(c)含氟化合物;该分子量调节剂可从下面一组物质中选择:α-烯烃、顺式2-丁烯、反式2-丁烯、丙二烯、1,4-戊二烯、1,5-已二烯、1,6-庚二烯、4-乙烯基-1-环已烯、1,2,4-三乙烯基环已烯、1-反式-4-已二烯、4-乙烯基环已烯和氢;
(2)当使用的反应条件能使在上述反应区有足够的汽化冷却以维持温度在10~130℃范围内时,可以将1,3-丁二烯以至少约60%的转化率聚合成为高度顺式聚1,4-丁二烯;以及
(3)从反应区连续取出所述高度顺式聚1,4-丁二烯。
2、一种将1,3-丁二烯单体聚合成为高度顺式聚1,4-丁二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把1,3-丁二烯液状单体加入包含有未反应的液体1,3-丁二烯单体和催化剂体系的实质上无溶剂的反应介质中,该催化剂体系的特征在于:(a)有机铝化合物,(b)含镍化合物和(c)含氟化合物;在足够的加料速度和充分混合下,1,3-丁二烯聚合成高度顺式聚1,4-丁二烯,转化率至少约60%,采用液体1,3-丁二烯提供充分的汽化冷却的方式以保持反应介质的温度在10~130℃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区在反应-挤出机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铝化合物有结构式
特征是R1可选自以下一组基团中:烷基、芳基、烷芳基、芳烷基、烷氧基、氢和氟;R2和R3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的,可选自烷基、芳基、烷芳基和芳烷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有机镍化合物可选自镍盐和含有1~20个碳原子含镍有机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氟化合物可选自氟化氢、三氟化硼、氟化氢配合物和三氟化硼配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量调节剂是α-烯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量调节剂是1-丁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在20~100℃的范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挤出机是一种具有至少约为90%的自动清洗效能的自动清洗反应-挤出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应区的停留时间从约5分至约20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3-丁二烯以转化率至少为80%聚合成高度顺式聚1,4-丁二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又一特征在于在高度顺式聚1,4-丁二烯从所述反应区取出后,向它加入橡胶化学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化学品可溶于工艺油或矿物油。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化学品是抗降解剂。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化学品是终止剂。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量调节剂是含有2至约10个碳原子的α-烯烃。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应区中α-烯烃的浓度为0.1至15phm。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区的温度维持在20~100℃的范围内。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3-丁二烯以超过90%的转化率聚合为高度顺式聚1,4-丁二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未经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19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