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便携式多用滑行车无效
申请号: | 87213233 | 申请日: | 1987-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3233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7-20 |
发明(设计)人: | 于波;姜树武;付克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波 |
主分类号: | B62K5/02 | 分类号: | B62K5/02 |
代理公司: | 齐齐哈尔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忠靖 |
地址: | 黑龙江省齐***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多用 滑行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便携式多用滑行车。
在本实用新型做出之前,国内外类似的车型有童车、小型多用车。童车、小型多用车的运动方式是靠他人推拉,速度慢、负荷小、无趣味性。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车类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速度适中、负荷大、趣味性强、易折叠、不受使用者年龄限制的、兼多功能为一体的便携式多用滑行车。
本实用新型由上支承、转向(折叠)、车体和叉架四部分组成,三个走行轮均采用硬塑橡胶轮,滑行时,将套入上支承部分转向杆上的索板的另一孔用索紧螺母索于立轴上,使上支承部分与水平呈90度,上连车把的转向杆与立轴同方向转动,人扶车把、单脚踏路面即可滑行。
转向(折叠)时。靠立轴外轴套上的丝扣、用上下索紧螺母将转向部分索紧于车体之上,使前轮与后两轮呈三角型稳定。连结立轴的内叉与连结转向杆的外叉同时穿过前轴并索紧,转动车把前轮可转向120度。摘出压在立轴上的索板、凭外叉内的间隙挡,可将上支承部分向后旋转270度进行折叠。使原L型车变为匚型。将上支承部分索紧于后轴之上,使之成为一体。
车体由半园牵引板与两根匚型槽钢的底架组成。底架两侧装有前支架和叉架、末端的下部连结后轴、上部满铺凸凹踏板。
推载80公斤以内包裹时。可将上支承部分的挂钩穿过内外管配合转向杆与丁字形车把上的透孔,用滚花扁螺母索紧,对车把的高度和角度定位,拉出车体左右两组叉架,增加承载面积。不用时亦可将叉架推回或拆除。
推载普通手提包时,可将车折叠、开前支架,前轮着地推拉。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比较具有的优点是:①自重轻、负荷大。车身自重5公斤左右,额定可载80公斤,极限可达85公斤。②功能多、用途广。可折叠提携或前轮着地推拉,亦可开前支架推拉一般重量的手提包;可载一成人脚踏路面滑行;也可以拉开叉架推载80公斤以内的包裹。本车可以做为儿童游乐、青少年短途交通和中、老年人健身锻练的得力工具,还可以利用本车进行滑行比赛。③本实用新型除车轮外均选用金属材料结构,踏板和叉架边梁采用铝合金型材,车身坚固、美观大方,部分装置为一件多用,全部功能变换不需要任何工具和增减另部件。(注:车把、转向杆、底架也可选用型材铝合金,此类结构为轻型车)车轮选用硬塑橡胶,防扎和减震性能好。随着人口的密集、交通的拥挤,高层住宅、生活小区和广场甬道的不断增添,小巷街道柏油、水泥道路的不断铺设本发明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和增添乐趣。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后的结构视图。
图3为转向轴承的正位剖视图。
见图1、2由“丁字型车把〔1〕(φ17薄壁钢管)、滚花扁螺母〔2〕、挂钩〔3〕(L型,一头套有M8的丝扣)、转向杆〔31〕〔φ20薄壁钢管、与车把滑动配合)和索板〔5〕(两端各有两个孔)组成上支承部分。转向杆上端有φ8.2的透孔,车把上有8个φ6.2等距离的透孔、呈十字型交差排列。挂钩穿过转向杆与车把被滚花索紧,以此固定车把的高度和角度;滑动于转向杆上的索板〔5〕,其另一孔可用索紧螺母〔4〕索紧于立轴上,立轴与索板孔可滑动配合,量在十分之一mm为益。转向杆下端与外叉〔9〕焊接为一体,外叉为两体,组合用配钻方法,用M6的螺丝组装后索紧。
前轴〔10〕穿过前走行轮〔11〕、沙架、垫圈、内叉〔12〕、间隙挡、外叉〔9〕被弹簧垫及M8的螺帽索紧,内叉与立轴〔6〕焊接为一体;立轴见图3穿过下挡〔20〕、下沙架〔19〕、下碗〔18〕、轴套〔17〕,轴套外有M36的螺纹,利用M36的上下索紧螺母〔15〕〔16〕将轴套紧索于半图牵引板〔29〕上,上碗〔14〕、上沙架〔13〕、上挡〔8〕和压盖〔7〕,并由压盖索紧,以此组成该车的转向(折叠)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波,未经于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3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