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空气阻尼自动高度调整阀无效
申请号: | 87214606 | 申请日: | 1987-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4606U | 公开(公告)日: | 1988-10-12 |
发明(设计)人: | 陈静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F9/34 | 分类号: | F16F9/34 |
代理公司: | 铁道部科技情报所铁路专利咨询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齐蘅 |
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外***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阻尼 自动 高度 调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阻尼的自动阀门装置,特别是具有空气阻尼的,传动方式为直接接触式的自动高度调整阀。适用于配置在装有空气弹簧的地铁动车、地面动车、汽车和一些机械设备上。
公知的阻尼自动高度调整阀,是用来自动调节空气弹簧中的空气量的控制装置。其作用是使得空气弹簧在一定的载荷变化范围内,保持基本不变的规定高度;当空气弹簧受振时,虽然空气弹簧的振动位移大于该阀的无感带位移,但只要振动频率是在一定的较高频率范围内,该阀的充、排气阀门并不动作,即空气弹簧仍处于保压状态,以减少不必要的充、排气次数,减少压缩空气的损耗。
但是在使用中人们注意到:1、现行阻尼自动高度调整阀由于采用油(通常是硅油)做阻尼介质,阻尼室及相关的油路系统气密性要求高,阀体结构和制造较复杂,维修很不方便。2、由于采用的杠杆或传动机构,在一些情况下常易发生扭折现象。如安装在地铁动车上的高度调整阀,当列车运行经过弯道时,车体与下部转向架之间产生相对转动,形成转角,使同时安装在转向架和车体上的高度调整阀的传动杠杆产生扭力,在高速或重载等情形下都可能因扭力过大而使传动机构或阀体造成严重的机械损坏,高度调整阀因此而发生的失控现象时有发生。3、油阻尼自动高度调整阀与空气弹簧相配时,通常要受到条件限制,不能横向或倒置。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空气做阻尼的,以直接接触为传动方式的自动高度调整阀。其特点是:阻尼介质为空气,取之方便,且气密性要求容易满足;阻尼系统和传动机构都装在阀体内,结构紧凑,简单,容易制造,安装和维修极为简单,传动方式为直杆直接接触式,接触为弹性的滚动接触,传动机构安全可靠;调整阀的安装高度可根据要求随时进行调整;阀体的安装方位任意,可纵向正置、倒置或横向安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调整阀可通过连接件安装在空气弹簧上,调整顶板固定在与调整阀相适应的位置上。
在调整阀体内套有一可往复移动的大阀杆,大阀杆外侧有一阻尼勾贝,勾贝上有通气孔起阻尼作用。在大阀杆下部空腔内设有一可往复移动的下接触杆,杆的一端为带有密封圈的勾贝。另一端可与阀体外调整顶板直接发生弹性及滚动的接触,使得调整阀动作可靠自如。在阀体上端盖上有排气孔,阀体上还分别有与总风和空气弹簧气囊相连的进气孔和充气孔。在大阀杆的上部设有一套充、排气连锁的阀门机构,以保证调整阀在充气位时只有充气阀门(即下小阀杆勾贝)打开,在排气位时只有排气阀门(即上小阀杆勾贝)打开,在保压(即不充气也不排气)位时,充、排气阀门均不打开。在阀体内下部大阀杆与阀体之间设一阻尼气室,大阀杆勾贝在阻尼气室内。由于阻尼气室内空气的阻尼和充、排气阀门机构的共同作用,使得当空气弹簧发生了上、下一定位移后,排气阀门或充气阀门才产生延时动作;使得空气弹簧在较高的振动频率范围和一定的位移范围之内,高度阀处于保压位,空气弹簧气囊内的气体量保持不变。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一,是空气阻尼自动高度调整阀处在充气位时的结构剖面图。
图二,是空气阻尼自动高度调整阀处在充气位时的安装示意图。
图三,是空气阻尼自动高度调整阀处在保压位时的结构剖面图。
图四,是空气阻尼自动高度调整阀处在保压位时的安装示意图。
图五,是空气阻尼自动高度调整阀处在排气位时的结构剖面图。
图六,是空气阻尼自动高度调整阀处在排气位时的安装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铁道部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未经铁道部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4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组合家俱结构的新型电子乐器
- 下一篇:远红外引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