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核木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8100198 | 申请日: | 198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88100198A | 公开(公告)日: | 1988-1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印;郭学甫;秦毓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武陟县中寨核木制品厂;郭学甫 |
主分类号: | B27L11/06 | 分类号: | B27L11/06;B27N1/02;B27N3/08 |
代理公司: | 河南省专利代理中心 | 代理人: | 牛保和 |
地址: | 河南省武***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将山果核壳加工造成类木材料的方法,所说的类木材料可以称为核木。
以往,野山桃、杏、酸枣、山楂等多种山果的核或壳,有一部分被当作燃料或中药材原料加以利用,但是大部分被当作废物而扔掉。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将上述多种山果的核或壳加工制造成类似木材的材料的方法,这种类木材料即核木可做各种家俱的面板、房屋的地面板、船仓板、工艺雕刻载体、算盘籽、麻将牌、佛珠、儿童玩具或绝缘材料等。
为此目的,本发明的内容如下:
将山果核壳加工制造成核木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对核壳原料进行筛选,并且除去核壳的核仁和因核壳上残存的果肉而产生的各种有机物等杂质;
2、将核壳粉碎,使其成为细粉,即核木细粉;
3、将核木细粉和木质粘合剂、固化剂、防潮剂等混合在一起形成一均匀混合体系;
4、按一定要求对混合体进行辅装,然后用热压设备进行热压,得到一定形状的固体物质;
5、对上述固体物质进行烘干,同时维持其形状,使不变形;
6、对烘干后的固体物质进行裁割、砂光和抛光。
除去核壳上的各种杂质,可以通过对核壳进行粗加工使其初步破碎来实现。核木细粉的细度一般在30目到120目之间较好。当然也可以更细或更粗,可以使用的固化剂有氯化铵等。
可以使用的木质粘合剂,有糠醛树脂、酚醛树脂或脲醛树脂等。
氯化铵是起到了一种固化作用。
一般情况下,核木细粉越细,木质粘合剂的用量就越大;氯化铵和木质粘合剂的用量是成正比关系的;氯化铵的用量一般是木质粘合剂重量的0.1-1.0%;木质粘合剂的用量一般应为核木细粉重量的10-90%,当然,对于特别细的粉,粘合剂的用量会更大。
本发明所述方法能将山果核壳加工成类似木材的材料,达到了变废为宝的目的。利用这种方法制造的核木,具有色泽内外一致、耐磨、耐压、耐酸碱、抗拉、防潮、隔音等特点。
下面提供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
第一个实施例。
制粉。将核壳原料筛选后,送入烘干机烘干,再粗加工使核壳破碎,经抽风除去核壳的核仁和因核壳上残存的果肉而产生的各种有机物质及其它废渣。取纯壳骨进行球磨,并通过抽风风选,使核壳进一步粉碎为核木细粉,细粉的细度在120目左右。
制胶。为了得到理想质量的核木,需要制备特质的木质粘合剂。用甲醛、尿素、氢氧化钠、水及水蒸汽等几种原料在反应釜内进行反应,再通过脱水塔制取木质粘合剂。这种木质粘合剂的主要成份是脲醛树脂。在制取木质粘合剂时,各种原料的配比是:尿素和甲醛按克分子量的配比应为1∶1.73,其它几种原料适量。所得木质粘合剂的树脂含量应为55-58%,PH值应为6.8-7.2,游离醛含量应为2.5%以下。
拌合。即将木质粘合剂、氯化铵、防潮剂和核木细粉混合在一起。先将氯化铵用四倍清水稀释,加入上述的木质粘合剂中,氯化铵的用量应为脲醛树脂粘合剂重量的0.4-0.8%。氯化铵加入木质粘合剂后形成一混合物,将这种混合物和核木细粉在一容器内进行混合,同时加入一定量的防潮剂。混合过程中可以进行搅拌。每100公斤核木细粉可配脲醛树脂粘合剂40-70公斤。完成上述过程,即得到一均匀的混合体系。
热压。按照一定的形状尺寸要求,对混合体系进行铺装。铺装后送热压机进行热压。一般情况下,热压应分为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在不同阶段,压力、温度和热压时间应当不同。对本实施例来讲,在第一阶段,压力应为80-120kg/cm2,温度应为90-110℃,热压时间应为15-25分钟;在第二阶段,压力应为40-70kg/cm2,温度应为80-100℃,热压时间应为20-30分钟;在第三阶段,压力应为30-50kg/cm2,温度应为50-70℃,热压时间应为25-35分钟。经过热压,得到一定形状的固体物质。
脱水。上述固体物质还含有一定量的水份。上述固体物质从热压机出来后,应放置于平整处并外加压力,使其形状不变,同时进行烘干,外加压力应持续2-3周时间,在烘干室烘干几个小时左右。如此得到半成品核木。
经过上述工艺后,对半成品进行裁割、砂光和抛光,即可得到合格的核木。
第二个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武陟县中寨核木制品厂;郭学甫,未经河南省武陟县中寨核木制品厂;郭学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0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桑麻绸
- 下一篇:计算机汉语语音的首尾拼接合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