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氯溶剂的工艺无效
申请号: | 88102652.2 | 申请日: | 198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09364B | 公开(公告)日: | 1990-08-29 |
发明(设计)人: | 吴炳勋;杨政;俞迪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19/06 | 分类号: | C07C19/06;C07C21/12;C07C1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专利代理服务部 | 代理人: | 李艳菁,王冬 |
地址: |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溶剂 工艺 | ||
一种有机氧化物全氯化制备氯溶剂(四氯化碳和四氯乙烯)的工艺,其特征在于直接利用氯醇法生产环氧丙烷过程中付产的工业有机氯废液(30~70%二氯丙烷,70~30%的二氯丙醚以及少量其它含氧氯化物如氯丙酮,氯丙醇等)作为全氯化反应的原料,不经分离、气化就与液态稀释剂(由蒸发塔馏出的粗产品,其中含有30~70%四氯乙烯和70~30%的四氯化碳)混合,然后用过量5%以下的氯气将液态原料和稀释剂喷入全氯化反应器1,反应温度为450~600℃,较适宜温度为500~540℃,反应压力为50mmH2O柱,反应产物进入急冷塔2,急冷剂为付产浓度为30%的工业盐酸,可循环使用,急冷塔2未冷凝的气相物(含有HCl,Cl2和CCl、等)进入吸收冷却塔3,用稀盐酸作为吸收冷却剂,塔3的未冷凝气体进入碱洗塔7,混合碱液循环使用,尾气放空,急冷塔2冷凝的粗产品进入碱液中和罐5,除掉酸性物,然后进入过滤器6过滤,碱洗塔7中和罐5中所用的碱液均采用30%NaOH和工业Na2S2O2混合碱液,吸收冷却塔3的液相物料进入分离罐4,流出的粗产品也进入碱液中和罐5,经过滤器6过滤后的粗产品进入蒸发塔8,塔8底温度控制在140℃以下,通过蒸发塔回流罐9切水后一部分粗产品作为稀释剂,其余的粗产品进入精馏塔10,控制塔10底部温度在130℃,以回流量来控制塔的分离效率,塔10顶部温度为76~122℃,当塔10顶部温度在76℃时能得到四氯化碳产品,当塔10顶部温度在120~122℃时能得到四氯乙烯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浙江大学,未经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265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帧和相位快速同步的装置
- 下一篇:脉冲激光全息图大批量塑料复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