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夹心(层)海绵豆腐的加工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88102911 申请日: 1988-05-13
公开(公告)号: CN88102911A 公开(公告)日: 1988-11-09
发明(设计)人: 张康德 申请(专利权)人: 张康德
主分类号: A23L1/20 分类号: A23L1/20;A23P1/08
代理公司: 厦门大学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马应森
地址: 福建省厦门***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夹心 海绵 豆腐 加工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豆腐食品的加工方法。

我国传统的豆腐制品尽管已有千百年的历史,但是,众所周知,其品种单调,味道平淡,多数豆腐食品极易破碎。

夹心(层)食品尤受人们的欢迎。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各式口味的食物馅心、疏松多孔、不易破碎的夹心(层)海绵豆腐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的基本方案是使豆腐发泡成为类似海绵状的海绵豆腐,其质地疏松多孔,富有弹性,同时,也增强了豆腐的韧性和强度。另外,在两块以上(含两块)豆腐的夹层间放入馅心,形成夹层海绵豆腐;或者在海绵豆腐中放有馅心,形成夹心海绵豆腐。

加工夹层海绵豆腐的工艺流程是豆腐先发泡成海绵状的海绵豆腐,再在两块以上(含两块)海绵豆腐中间放入馅心并合拢成夹层海绵豆腐;或者先在两块以上(含两块)豆腐中间放入馅心并合拢成夹层豆腐,再将夹层豆腐发泡成夹层海绵豆腐。

加工夹心海绵豆腐的工艺流程是把即将成型(约七、八成即可)的豆腐倒入模具内,将馅心放入模具里的豆腐中央并重压成型为夹心豆腐,再将夹心豆腐发泡成夹心海绵豆腐。

上述的豆腐发泡方法可以采用冷冻法,即将豆腐置于0℃以下的空间冷冻。

豆腐馅心采用适合各种需要的配比的食物或药物,例如鱼虾、肉类、禽旦、蔬菜、水果、糖料、奶油等食品或中草药物,最好带有胶粘性,以增加豆腐与馅心的胶粘性,为此,可以加入淀粉或糖料或明胶或琼脂或者其混合物。

制作夹心海绵豆腐的模具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或圆球体或椭圆球体,相应成型的夹心海绵豆腐可以是豆腐块或豆腐团或豆腐丸等。

显而易见,本发明不仅使豆腐携带、烹调不易破碎,而且像海绵一样疏松多孔,富有弹性;另外,选用各种风味的馅心作为夹心(层),增添了豆腐的花色品种,丰富了豆腐的营养,使豆腐这一中国传统食品得以发扬光大;同时,本发明的工艺和设备简单,适宜专业和个体户长年四季生产。

实施例1:“芝麻豆腐”的加工方法。

1.馅心配料(G%,G为重量,以下同)麦芽糖80~90    芝麻10~20

2.将麦芽糖放入锅里,微火熔化,再将炒熟的芝麻加入,边加温边搅拌,至胶融态。

3.先将豆腐制好,后将豆腐采用冷冻法制成“海绵豆腐”。

4.待冰冻的豆腐融化后,将“海绵豆腐”切成厚度为1cm左右、长宽任意的豆腐片,每两片中间涂抹上0.3~0.5cm的胶融态的芝麻麦芽糖,合拢起来,即可。

实施例2:“奶油豆腐”的加工方法。

先将豆腐制成“海绵豆腐”,然后,将“海绵豆腐”切成厚度为0.5~1.0cm、长宽任意的豆腐片,每三、四片中间涂抹上0.1~0.2cm厚度的奶油,合拢起来,制成一块总厚度2~4cm的“奶油夹层豆腐”。

实施例3:“冰棒豆腐”的加工方法。

1.馅心配料:绿豆80~85    明胶10~15    果汁5    香料    少许    食用色素    少许

2.将绿豆煮熟,研磨成绿豆泥。将明胶放入锅里,加入少许水,微火熔化,再将绿豆泥、果汁、香料、色素等加入,边加温边搅拌,至胶融态。

3.将豆腐制成厚度1cm左右、长5~8cm、宽3~5cm的“海绵豆腐”,然后,将胶融态的绿豆明胶泥涂抹在两块“海绵豆腐”中间,再放入一根冰棒棍,半截在外,合拢起来,再进行冷冻发泡。

特点:豆腐性凉、味甘平,具有清凉、止渴、降火、消暑之功能,用豆腐制成冰棒,增强了冰棒清凉、消暑的效果。

实施例4:“开胃健脾豆腐”的加工方法。

1.馅心配料:山楂15    谷芽15    麦芽15    神曲15    薄荷10    麦芽糖30~40。

2.将山楂等混合,粉碎成粉末,然后与麦芽糖放入锅里,微火熔化,边加温边搅拌,至胶融态。

3.将豆腐制成厚度1cm左右的“海绵豆腐”,然后,将胶融态的山楂麦芽糖涂抹在两片豆腐中间,合拢起来。

特点:由于山楂等中草药具有开胃健脾、化食消积之功能,因此,在膳食中(特别是酒宴上)可起帮助消化、开胃解酒的作用。

实施例5:“水果豆腐”的加工方法。

1.馅心配料:

a.苹果(或梨子、波萝等);

b.蜂蜜40~60    饴糖40~60

2.将苹果削皮,取核心,切成0.1~0.5cm的小碎块。条件:选择像苹果、梨子、波萝等切碎时可成碎块却不易流果汁的水果。

3.蜂蜜、饴糖放入锅里,微火搅拌融合,然后,脱离炉火,冷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康德,未经张康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2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