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纱线进行加捻或并线的方法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8103905.5 | 申请日: | 1988-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65A | 公开(公告)日: | 1989-01-11 |
发明(设计)人: | 布伦特·热拉德;赤塔恩·杰恩-波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梅查林·西林联合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7/90 | 分类号: | D01H7/90;D01H7/92;D02G3/26;D02G3/48;B60C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杨梧 |
地址: | 法国克***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纱线 进行 加捻 方法 装置 | ||
1、用于至少对一根单纱进行个别加捻,或用于从相互邻近的一组至少两根纱通过加捻产生至少一根并合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用至少三个加捻器将纱或一组纱纵向地分成至少两段,加捻器相互分开并接触纱或一组纱,该纱或这些纱一段连着一段;
(2)在至少两段中,每一段都对纱进行个别加捻,或者对其间的一组纱进行加捻,由于加捻器中至少一个加捻器(称为“有源装置”)的动力作用,因此它同该段相接触;
(3)进行这种加捻时,其特征如下:
A.对于这样加捻的每一段来说,每个段端都与一个加捻器保持接触,而相对于该加捻器来说,并不纵向移动与该段端对应的那部分纱,对应于该段的两个加捻器之间的距离有变化;
B.在该纱或一组纱之后的相互隔得最远的加捻器没有动力作用,称为“无源装置”;
C.对于该纱或一组纱来说,其关系式是:
Σj1nK=0
式中,
a)j是段的总数;
b)nK是以K标示的对应于任意一段的“加捻数”,nK在定义上是一个代数值,其符号表示在该段K中的加捻方向,其绝对值等于在该段K中的加捻转数。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加捻器为两连续的纱段所共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何一个权利要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纱的个别加捻或并线在恒定张力下进行。
4、根据权利?至3中任何一个权利要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至少两根单纱进行个别加捻,其特征还在于,然后从这些被加捻的单纱得到至少一根并合纱线。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对纱进行个别加捻并用于生产并合线的加捻器至少部分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中任一权利要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纱段在其个别加捻时对应于一组纱段,在生产并合线时,纱的加捻和一组纱的加捻至少有一段方向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权利要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并合线是股线,用来生产股线的纱是用于纺织的纱。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至少一个有源装置对多根纱或多组纱共同起作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权利要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至少一个有源装置对单独一根纱或单独一组纱个别起作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权利要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可获得一由许多纱线或许多并合纱线构成的经纱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沿纵向至少可以获得一个由至少两根单纱或并合线初级经纱层构成的经纱层,就两段初级经纱层而言,每根单纱或者每根并合线中纱线之间的加捻转数相同,这种加捻的方向从一段初级经纱层到另一初级经纱层进行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梅查林·西林联合股份公司,未经梅查林·西林联合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390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导电线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终端和处理中心间的信息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