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输卤钢管内涂环氧胶泥装置及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88105883 申请日: 1988-03-30
公开(公告)号: CN88105883A 公开(公告)日: 1988-10-19
发明(设计)人: 吴纵秋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省五通桥盐厂
主分类号: B05C7/08 分类号: B05C7/08;B05D7/22
代理公司: 乐山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叶建民,李克雍
地址: 四川省乐山***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钢管 内涂环氧 胶泥 装置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输卤(浓盐水)钢管内涂环氧胶泥防腐的装置及工艺方法。

经检索获得的现有技术资料:

联邦德国:DS    2228809

DE    3528446

DE    3339536

日本:J5    3088839

苏联:SU    895538

SU    957987

据检索资料,国外对钢管进行内涂防腐均是喷涂各种树脂防腐液体(流体),所采用的涂复装置、防腐材料、工艺方法与本发明均不相同。

国内在钢管内涂防腐处理上,多采用以离心喷涂机喷涂水泥砂浆作防腐层,这种方法一般仅限于石油、自来水系统对大管径(φ1M以上)钢管的内涂防腐,但它阻挡不了盐卤介质的渗透腐蚀。有的科研单位采用了高压静电喷塑方法进行防腐,但塑料(树脂)涂层太薄,经不起介质中固形物的冲刷磨损,且这种内涂防腐管段又较短,内涂防腐机具和操作都较复杂。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小径钢管(φ1M以内)的内涂防腐问题,特别是小径输卤钢管的内涂防腐问题,而研究一种新的内涂防腐装置及工艺方法,使经过内涂防腐的钢管,使输送卤水与钢管脱离接触,达到抗腐蚀的目的,钢管使用寿命长,保证安全输卤,降低制盐成本,又避免了对农田的污染和赔损。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达到的:内涂装置由活塞式内涂器、首节管座、尾节管座、电动绞车等组成,首节管座上方开有环氧胶泥螺旋注料机入料口,首节管座内在安装内涂器的后部设有挡涂料闸板,首、尾节管座与内涂钢管法兰相连接之间必须安装钢管同心过渡法兰,以保证所有管件连接的同心度。

活塞式内涂器根据内涂钢管的内径大小采用活塞加外支撑的形式,内涂器的前端部为锥筒,中部是一段直筒,后部为带有圆柱形的活塞筒,直筒上有连接板,与直筒的长度方向平行安装有至少三根以上的调心支撑管,调心管沿直筒圆周平均分布,在直筒上安装的最大直径按内涂钢管内径选取在钢管内形成支撑,调心管与直筒间通过连接板,螺栓互相连接,前端部的锥筒上焊有钢绳牵引环。

内涂工艺流程:

(1)钢管的内壁除锈采用钢铁除锈、钝化新工艺。除锈液的配制比为(重量%):

工业盐酸(浓度为30%)    65%

乌洛托品    1%;

洗衣粉    0.35%

水    33.65%

钝化液的配制比为(重量%):

NaNO21%

CaO    2.5%

H2O 96.5%

(2)、将需内涂防腐的钢管(带法兰、台阶子口为直角)经过除锈、钝化的处理后,连接到内涂设备的首、尾节管座上,连接内涂钢管时,连接管段法兰中间都必须加装过渡法兰,用钢管通径筒检查连接管段的同心度;

(3)、将6101环氧树脂、丙酮(稀释剂)、二丁脂(增韧剂)按配比称量准确放入电动涂料搅拌桶内进行搅拌,待均匀后再加入适量乙二胺(固化剂),进行搅拌,搅匀随即将辉录岩粉(填料120目烘干、过筛)加入搅拌即成胶泥状。

环氧胶泥的配比为:

6101环氧树脂    100克

丙酮    15~20克

二丁酯    10克

乙二胺    6.5~8克

辉录岩粉(120目)    200~300克

(4)、将环氧胶泥经过螺旋注料机,从内涂装置的首节管座入料口注入内涂钢管内,内涂器安置在首节管座内,其前方和后部分别设有挡料筒和挡料板,使注入的涂料在管内形成柱状,并将入料口封上盲板。开动电动绞车,牵引内涂器前行,其活塞筒将胶泥涂料挤压到内涂钢管的内壁上,胶泥固化后,对涂层进行测试。

对钢管的弯头,需按实预制、防腐。防腐钢管管段的连接,采用防腐管箍或法兰连接,弯头部份内涂采用手工内涂胶泥或涂刷环氧树脂(加入少量辉录岩粉)。

对大修理中换下的废旧钢管(已腐蚀不能用的管),可采用先补漏,试压(120kg/cm2),再经除垢、除锈、钝化、和内涂环氧胶泥防腐后,可以完全代替新防腐钢管使用,节约大量钢材。

钢管内涂环氧胶泥防腐层厚度设计为5mm(±1.0mm)。一次性内涂长度可达20~40m。

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五通桥盐厂,未经四川省五通桥盐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5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