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固体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8106531.5 | 申请日: | 1988-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41B | 公开(公告)日: | 1991-02-27 |
发明(设计)人: | 池田宏之助;江崎忠;吉田觉昭;山口力三;末永和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佐贺三洋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G9/02 | 分类号: | H01G9/02;H01G9/2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肖掬昌,曹济洪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 电解电容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铝固体电解容器,包括:
一层在其一个表面上形成氧化膜的阳极铝箔,一层阴极铝箔,和隔离所说的阳极与阴极铝箔的隔离层,两层铝箔和隔离层卷绕成电容器芯包,由隔离层厚度确定的电容器芯包中两层箔之间的距离保持在10至60微米之间,热分解浸入电容器芯包中的电解液在两层铝箔之间形成固体电解质。
2、一种铝固体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工序:
一层阳极铝箔和一层阴极铝箔,与隔离所说阳极和阴极铝箔的隔离层一起卷绕形成电容器芯包,在阳极箔的表面上形成有作为介质的氧化膜层,所述隔离层的厚度在10至60微米之间,在电容器芯包中浸渍硝酸锰电解液,
在温度为200至260℃之间,时间为20至40分钟之间的条件下,热分解电解液,在电极箔之间形成二氧化锰固体电解质层。
3、按照权利要求2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隔离层是经热处理而碳化过的马尼拉纸。
4、一种铝固体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工序:
将一层阳极铝箔和一层阴极铝箔,与隔离所说阳极和阴极铝箔的隔离层一起卷绕形成电容器芯包,在阳极箔的一个表面上有形成氧化膜,还包括为铝箔切边上形成氧化膜而进行的电化学反应处理工序,所述隔离层的厚度在10至60微米之间,
在电容器芯包中浸渍加有二氧化锰细粉的硝酸锰电解液,所述二氧化锰的量是所述电解液重量的4至6%之间,
热分热电解液在电极箔之间形成固体电解质层,所说的热分解是在温度为200至260℃之间、时间在20至40分钟之间的条件下处理的。
5、按照权利要求4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说的隔离层是经过热处理而碳化过的马尼拉纸。
6、一种铝固体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工序:
一层阳极铝箔和一层阴极铝箔,与隔离所说的阳极和阴极铝箔的隔离层一起卷绕形成电容器芯包,所说铝箔之间的距离保持在10至60微米之间,
在电容器芯包中浸渍硝酸锰电解液,
热分解电解液,在所说铝箔之间形成固体电解质层,所说热分解是在温度为200至260℃之间、时间为20至40分钟之间的条件下处理,
以所述固体电解层作为有效电极,锂板作为电容器极板一起浸入由氯化锂、碳酸丙烯酯和二甲醚混合成的电解溶液中,在电解液中每个芯包加0.1至0.3毫安的恒定电流,使Li离子在固态条件下扩进二氧化锰的晶格中,以达到掺锂工艺。
7、按照权利要求6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说隔离层是经热处理而碳化过的马尼拉纸。
8、一种铝固体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工序:
一层阳极铝箔,一层阴极铝箔,与隔离所说的阳极和阴极铝箔的隔离层一起卷绕形成电容器芯包,在阳极箔的一个表面上有形成的氧化膜,在铝箔切边上形成氧化膜而进行的电化学反应处理工序,
在电容器芯包中浸渍硝酸锰电解液,
在形成固体电解质完成之前,在弱酸溶液中再次进行电化学反应处理,以便修复铝箔上氧化膜的损伤部分,
热分解电解液,在电极箔之间形成二氧化锰固体电解质层,其处理条件为温度在200至260℃之间、时间在20至40分钟之间,
在电容器芯包中浸渍加碳粉的硝酸锰溶液,再次形成二氧化锰层,它是在温度在200至260℃之间、时间在20至40分钟之间的条件下处理。
浸渍加有碳粉的硝酸锰溶液,此时硝酸锰溶液中所加的碳粉量大大多于再次形成二氧化锰层工序用硝酸锰溶液中所加的碳粉量,然后将碳焙烧在固体电解质层上。
9、按照权利要求8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说的隔离层是经热处理而碳化过的马尼拉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洋电机株式会社;佐贺三洋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三洋电机株式会社;佐贺三洋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653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容式旋转型传感器
- 下一篇:半导体整流器件动态寿命试验机及质量分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