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面板改装固定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8206077.5 | 申请日: | 1988-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593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8-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吉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吉源 |
主分类号: | B62J17/00 | 分类号: | B62J1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东晖 |
地址: | 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面板 改装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系有关一种摩托车面板改装固定装置 之结构,尤指一种具有精简组件装配更为简便且增加储物空间及阻隔溅水内部较不易生锈之摩托车面板改装固定装置,系借一具有罩合缘及延接板缘之组构面板径自枢设在车体原面板位置,并由延接板缘枢接延设一前置座,前置座呈具一连置板适可置物且区隔车轮与置物空间,阻断溅水导致内部生锈可能,同时,在前置座前端嵌设具有嵌脚而免螺锁之关节座直接扣定位,应由其若干耳板对应上盖末端嵌设之同式关节座对应以销杆组合,为枢接点供上盖掀合,嗣在组构面板与前置座间连结一拉持片补强,而具有组构便捷且增加置物空间之效能。
一般市面上之50CC摩托车,皆具有其优美之外型,但仅具有一置物空间,如想拥有一第二置物空间,即需在面板前挂设一挂篮,然,设置挂篮后,虽拥有第二空间延伸,却同时影响车型之美观,尤其在挂篮内满置各式物品时,更为人深感不雅致美观,且挂篮一般都为敞开式含有许多孔洞,无形中对置放之物品产生限制,如细小物或尖锐物品等,均有遗落之虞,而为骑士所困扰,因此本发明人鉴于上述而极力发展出本实用新型 ,其特点则包含有:
(一)设计精简之组件,可简便而迅速改装原摩托车面积,以增加外型之流线美观,并减少风阻系数。
(二)不仅不破坏车体而保有原于面板内侧之置物空间,同时,在改装后,于面板内置亦增加一可封密之置物空间,且该置物空间不具孔洞,不致有物件遗落之缺点。
(三)该增加之置物空间底端为封闭而与车轮隔离,不致有水溅入之可能。
图1系本实用新型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系本实用新型之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3系本实用新型之关节座结构图。
图4系本实用新型之立体组合结构图。
图5系本实用新型之组合剖示图。
兹就本实用新型之构造及功能原理配合图式详细说明于后,俾使对本实用新型更加明瞭:
首请参阅图1所示,系为本实用新型之立体结构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系将原车体之轮盖及面板由原车体(5)应合籍以螺接之固定螺孔卸除,而配合各固定螺孔(511)以螺丝(51)锁固枢设一组构面板(1),如附图2所示在组构面板(1)之板面延设一ㄇ型罩合缘(12),同时该罩合缘(12)内之板面延设成一具有枢接孔(131)之锥延凸块(13),且由ㄇ型罩合缘(12)下端之组构面板(1)延设为一延接板缘(11),再以一前置座(2),由其上端一体延设而成的连置板(21)之二枢接孔(23)及二侧之枢接孔(25),正对应延接板缘(11)之各枢接孔(111、112)上方罩套枢设,即使前置座(2)与组构面板(1)形成一L型组立,且亦可配合前置座(2)上端面上延接孔(24)及锥延凸块(13)之二枢接孔(131),枢设连结一<型拉持片(4)(亦可以不枢设该<型拉持片),而具有连结补强拉持作用,增强二者之连结设置,又该前置座(2)之连置板(21)延设有一U型置物缘(26),而将连置板(21)区隔内侧为一置物范围及一外侧具有嵌接孔(22)之盖板缘(27),其中该嵌接孔(22)即可对应一关节座(20)之二嵌脚(201)直接插扣迫紧定位,而该关节座(20)(如图3所示)在其上端则成型多数耳板(202)间隔排列,又在上盖(3)内侧末端则同式亦嵌合一关节座(31),正可以其耳板对应位于前置座(2)之关节座(20)的耳板(202)间隔组合呈同一水平面,以一销杆(29)贯穿在耳板(202)上开设之销孔(203)形成一枢轴点,同时可上下掀合上盖(3),且在盖合时适盖置于组构面板(1)之罩合缘,如图4所示,即由上述各组件组构改装成斜背式面板车型,又为增加组制上之美观,特在延接板缘(11)二侧与前置座(2)枢接点位置开设一套锁孔(62),应合一板片内端面延具螺丝(61)且外侧端面呈前倾斜锥体延组之饰片(6),此饰片可依美感而设置,由前置座(2)内侧以螺母枢合,以罩盖枢接点增加整体美观。
再请参阅图5所示,该前置座(2)与上盖(3)之应由关节座(20、31)枢接,正位于置物缘(26)之外侧,即不占具一活动空间,而由组构面板(1)、前置座(2)与该置物缘(26)及上盖组立,正圈限一较大的置物空间(7),再者,该关节座(20、31)之平板式设置,适可平整枢设在前置座(2),及配合上盖(3)内侧末端之有限空间,在以销杆(29)套固下为一旋转掀合,同时,该前置座(2)之连置板(21)在组立后,即明显将置物空间(7)与下方之车辆区隔,且该连置板(21)亦不需配合传统的活动扣炼成具孔洞,而完全不致有喷溅水之缺点,又为配合同类各式车型之改装,该组构面板(1)的延接板缘(11)可制成应合的形状(如图弧型等)且对应组立之前置座(2)的连置板(21)亦呈具同式对应形状,以配合枢接延设,同时该延接板缘(11)及前置座(2)之连置板(21)可对应开设成圆弧型,以配合车体需要便于组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吉源,未经李吉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60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