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卫星地面站的驱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8206954.3 | 申请日: | 1988-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12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5-03 |
发明(设计)人: | 冉隆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 |
主分类号: | H01Q3/02 | 分类号: | H01Q3/02 |
代理公司: | 电子工业部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吴德明 |
地址: | 北京市中关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卫星地面站 驱动 装置 | ||
1、地面卫星站的一种驱动装置,它包括方位驱动装置[2],俯仰驱动装置[3],锁紧装置[1],方位反馈装置[5]和俯仰反馈装置[4],其特征是方位驱动装置和俯仰驱动装置均由电机和三级蜗轮副构成卫星式传动链,其中方位驱动装置还连有主轴[20]与直齿轮[21]组成的直传式传动链,直齿轮[21]与齿弧[24]啮合,齿弧[24]固定在天线立柱底盘的旋转中心[25],且位于南北方向偏东21°~23°状态。直齿轮[21]沿齿弧[24]走外摆线轨迹[23]。
2、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方位驱动装置的电机[17]由伸缩性连轴节[16]与第一级蜗轮副[13、12]相连,通过另一伸缩性连轴节与第二级蜗轮副[14、15]相连,再通过蜗杆[19]与第三级蜗轮副[18、19]相连构成卫星式传动链。
3、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俯仰驱动装置由电机[28]通过伸缩性连轴节[29]连接小蜗杆[31],驱动小蜗轮[32]、大蜗杆[33]和大蜗轮[27],大蜗轮有内螺纹与丝杆[26]组成丝杆丝母运动副。该丝杆与天线的抛物面相连接,俯仰驱动装置的外壳与天线的立柱相连。
4、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是锁紧装置的输入动力变速装置[8]带动蜗轮副[34、35]去驱动正反丝杆[39]组成动力输入部件,其正反丝杆穿过前夹块[36]和后夹块[38]的中部,其前后夹块的上端固定着测力弹簧[37]的两头,最下边是与地基牢固连接的半圆形道轨[40],由两片扁铁中间夹钢条制成,丝杆可用45号钢制成;锁紧装置与卫星接收天线的底盘相连。
5、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反馈装置中,在天线主轴和天线底盘相对运动部位、支架[44]之上设置一个传感器[42],传感器轴穿过支架以万向弹性联轴节[43]与天线主轴[48]相连,该主轴上端向外伸出一个行程开关的闯块[45],以上除支架外它们都连成静止的整体,在托盘[47]的圆面上有两个互为180°的限位开关,这两个开关和闯块距主轴中心等距,且同在托盘面上,传感器的外壳、支架、托盘均和卫星天线底盘连成一体。
6、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蜗轮和蜗杆必须是异性材料,蜗轮可用青铜制成,蜗杆和直齿轮用钢制成,齿弧可用铸铁制成。
7、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变速箱中第一级蜗轮副上端配有自动和手动两用离合器[11],与其相连的是自动杆[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未经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695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