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皮革补伤消光剂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89104116.8 申请日: 1989-10-30
公开(公告)号: CN1016447B 公开(公告)日: 1992-04-29
发明(设计)人: 李明孝;程先德;寸琳锋;徐克勤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4C11/00 分类号: C14C11/00
代理公司: 中国科学院成都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罗士鑫
地址: 610015 ***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皮革 补伤消光剂 及其 制造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在皮革粒面伤残修饰用的皮革补伤消光剂,属皮革整饰化学处理技术领域。

我国皮革资源丰富,但原皮伤残多,皮革伤残损害了粒面外观和物理机械性能,致使原皮利用率和成革等级大大降低。皮革粒面伤残补伤修饰用的化工材料,据国内外的有关报导,可分为四类:一、聚丙烯酰胺。苏联应用化学杂志《Журнад Прикладной Химии》1983,56(8),1924~1926页公布了皮革用聚丙烯酰胺5%水溶液浸泡10~12小时后,在50~50℃和(8~10)×106巴的热压下,能消除皮革粒面伤残缺陷。此种材料的缺点是:(1)不能用于“点涂补伤”和“刷涂补伤”,(2)不能用于服装革补伤,因热压革变硬。二、聚氨脂乳液与丙烯酸树脂共混物。《皮革科技》1982(5),3页和1987(2),5页公开了用荷兰Stahl公司生产的聚氨酯乳液(牌号RU-3904)与丙烯酸树脂(牌号RA-1),按1∶1比例混匀后作“点涂补伤”材料。该材料的缺点是成膜很光亮,补伤处与周围部分存在明显的光亮差,伤疤痕迹易被察觉,修饰伤残效果差,更不宜用于“刷涂补伤”,制造该材料的化工原料紧缺,且成本高。三、聚氨酯乳液。化工部晨光化工研究院一分院《技术鉴定资料》1987年7月公开了可以利用国产PU-723或PU-230聚氨酯乳液作“点涂补伤”材料。该材料的缺点同上述第二类化工补伤材料。四、丙烯酸树脂乳液。《皮革科技》1982(7),43页和《皮革科技》1988(8),32页公开了利用天津的5号和20号丙烯酸树脂乳液按1∶4混匀后作点涂补伤材料,此材料的缺点同上述第二类化工补伤材料。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皮革粒面伤残修饰化工材料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消光补伤修饰效果好,使用方便,制造工艺简单,在皮革粒面的“点涂”或“刷涂”补伤修饰工艺中可使用的皮革补伤消光剂。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产品是由多组份化工原料混合而成。该产品的组份及其重量百分比为:聚丙烯酰胺3~9%,乳化剂(松香,烷基磺酸钠,平平加0<杭州化工厂生产>,三种之任一种)0.2~1.0%,WH酪隆<武汉解放化工厂生产>17~30%,硅酸钠3~6%,其余为水。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是以皮革补伤消光剂各组份重量之和为基准,按重量比,各组份百分含量之和为100%,将3~9%的聚丙烯酰胺溶于水中,在常温强搅拌下,分别加入0.2~1.0%的已溶于水的乳化剂(松香,烷基磺酸钠,平平加0,三种之任一种)、17~30%的WH酪隆、3~6%的硅酸钠,经混匀可制得浅黄色粘稠液体,最后再用微量碱液(如NaOH)滴入该液体中,使其pH值为8~10,即制得本发明的皮革补伤消光剂。

经检测,本发明产品的固含量为7.8~18.4%,pH值为8~10。

本发明具有制造工艺简单、生产原料易得,在生产中无原辅料损失,成本低以及将本发明产品用于皮革表面伤残粒面补伤修饰时,遮盖伤残力强,消光作用好,“点涂”和“刷涂”均可使用,经修饰后的成品革于感柔软、滑爽、色泽均匀等特点。本发明产品经对正面猪服革软革、牛软革、马服革、马软革的粒面伤残补伤修饰试用,无论用“点涂”还是“刷涂”,均达到了商业性遮盖伤残的目的要求,可提高皮革质量1~3个等级。

本发明产品使用时,以猪黑色正面服装革为例,首先将本发明产品与水、黑颜料膏,PU-131底涂聚氨酯乳液、软-1或上海填充树脂,WE-B蜡乳液按一定比例配制成补伤浆,同时又将本发明产品与水、黑颜料膏,软-1或上海填充树脂、中-1按一定比例配制成底浆,按一般皮革涂饰工艺,将上述配制的补伤浆、底浆,以及工厂所用的光亮浆和固定液,可对猪服装革粒面进行补伤涂饰。

以下为本发明产品的实施例:

1.将30克聚丙烯酰胺,在常温强搅拌下,溶于768克水中,在搅拌下分别加入平平加0或上述其它两种乳化剂之任一种2克的水溶液、WH酪隆170克、硅酸钠30克,并在强搅拌下滴入微量碱液(如NaOH)使本剂的pH值为8~10,即可制得其固含量为7.8%的浅黄色粘稠液体状的本发明产品。

2.将90克聚丙烯酰胺,在常温强搅拌下,溶于540克水中,在搅拌下分别加入松香或上述其它两种乳化剂之任一种10克的水溶液、WH酪隆300克、硅酸钠60克,并在强搅拌下,滴入微量碱液(如NaOH)使本剂的pH值为8~10,即制得其固含量为18.4%的浅黄色粘稠液体状的本发明产品。

3.将60克聚丙烯酰胺,在常温强搅拌下,溶于642克水中,在搅拌下分别加入烷基磺酸钠或上述其它两种乳化剂之任一种8克之水溶液、WH酪隆280克、硅酸钠40克,并在强搅拌下,滴入微量碱液(如NaOH)使本剂的pH值为8~10,即可制得其固含量为12.4%的浅黄色粘稠液体状的本发明产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41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