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尾气净化器在审
申请号: | 89108840.7 | 申请日: | 198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811A | 公开(公告)日: | 1990-05-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舟;洪世武;郑震菲;徐素蕊;柴向荣;张光伟;辛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F01N3/28 | 分类号: | F01N3/28;B01D53/36 |
代理公司: | 冶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成光祜 |
地址: | 北京市学院***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尾气 净化器 | ||
本发明属于净化废气装置。主要适用于各种类型汽油车所排放尾气的净化。
汽车尾气中有害排放物主要是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等。由于汽车尾气排放高度正处于人的呼吸带,因此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
为了减少或消除汽车尾气排放所造成的污染,保护和改善城市的大气环境,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国内外均出现了各种类型的汽车尾气净化器。
在现有的汽车尾气净化器中,催化剂的载体主要有两种:堇青石等蜂窝状陶瓷和块状(或球状)陶瓷;催化剂活性物质的主要组份为铂、钯等贵金属以及一些氧化物。在结构上,催化剂产品是通过焊接封死在净化器的壳体内的。即这种净化器是一次性使用的。(参考文献:①《汽车排气污染物的控制对策》,16~19页,1989年出版;②《SAE-A》,1987,№1~2,P32~41;③《MTZ》,1987,№3,115~120)
现有的汽车尾气净化器存在如下缺点:
1.催化剂载体为块状(或球状)陶瓷的,气阻大;若将块状体松装或缩短净化器的径向长度,以求减小气阻,结果是净化效率下降,这种载体在使用过程中易破碎。
2.催化剂载体为蜂窝陶瓷的,其气阻略小于块状(或球状)的,但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也易破碎;且由于是直孔式结构,易喷火,在激烈氧化时不安全。
3.有些催化剂的活化组份为贵重金属,成本高。
4.载体与活性组份之间是通过吸附附着的,极易剥落。
5.上述催化剂的寿命短,均为一次性使用,不能再生。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汽车尾气净化器。其催化剂不仅气阻小,催化活性大,净化效率高,而且载体轻,不易破损,成本低;同时催化剂还能再生,使用寿命长。
主要技术方案如下:①采用不锈钢压延孔板波纹材料制做催化剂的载体;②采用多元复合型的催化剂活化组份;③在结构上,催化剂是可自由放进取出的装配在净化器的壳体内;④在催化剂的制备工艺上,先将多种的单质元素刷镀或浸镀或电镀在载体上,然后进行多次的氧化活化工艺处理。
制做载体的不锈钢压延孔板波纹材料是在不锈钢薄板上轧有分布均匀的向一边凸起的小孔,将这种带小孔的不锈钢孔板再制成波纹状,即成为不锈钢压延孔板波纹材料。(该不锈钢压延孔板波纹材料由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生产,并公开出售)。
催化剂的活性组份为多元复合型成分,其组份的具体成分配比(重量%)为:AO 35~70%,B2O31~10%,CO225~60%,D2O54.5~15%。上述符号中O为氧;A、B、C、D代表单质元素,其中A为Cu,B为Ni、Fe、CO、Cr中的任一种,C为Mn、Ce、Ti中的任一种,D为V、Nb中的任一种。
催化剂产品的制作方法如下:
先将不锈钢压延孔板波纹材料依次排列制成不同规格尺寸的柱状载体。通常为圆柱形载体,其直径为70~170毫米,柱高为40~70毫米。
将活性组份中的A、B、C、D单质元素按上述配比(扣除氧的重量)配备后,通过刷镀、浸镀或电镀,使活性组份中的各单质元素附在载体的表面。
将涂镀有各单质元素的载体置于常规热处理炉中进行氧化活化处理,需处理两次以上以期充分氧化。氧化处理的温度为200~1000℃,每次处理时间为1.0~6.5小时。
在这种情况下,各元素与氧结合,形成AO、B2O3、CO2、D2O5型各类氧化物,形成具有活化能力强的催化剂。
活化处理好的催化剂产品组装在规格一致的汽车尾气净化器的壳体内,即成为本发明的汽车尾气净化器。
经使用相当长的时间后,催化剂可能钝化,这时,将催化剂产品从净化器中取出,进行再生处理。再生工艺为还原-氧化方法,先在氢气保护炉中进行还原反应。在还原气氛下,已经钝化的氧化物又被还原成单质元素。还原反应温度为200~500℃,时间为2~5.5小时。
进行还原反应后,在大气下再进行氧化活化处理,使之又重新得到AO、B2O3、CO2、D2O5型氧化物,再次活化。氧化活化处理的温度和时间与前述相同。
由于本发明采用了一种新型的催化剂,取得了比现有技术更好更优越的技术经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未经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88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酒厂糟液厌氧处理剩余物的综合利用工艺
- 下一篇:模具型腔精密铸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