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感觉机械手在审
申请号: | 89109336.2 | 申请日: | 198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45A | 公开(公告)日: | 1991-06-26 |
发明(设计)人: | 何发昌;罗志增;邵远;毛希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25J3/04 | 分类号: | B25J3/04;B25J13/08 |
代理公司: | 浙江大学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崔勇才 |
地址: | 310012***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觉 机械手 | ||
本发明是一种机械手,特别是一种带传感器的机械手。
机械手一般都是由传动部分、手爪、驱动电路和控制器构成。机械手按其手瓜结构可分为双指型及多指型机械手,而手指又有单关节和多关节之分。无论哪种机械手,它们都是以抓取具有一定形状的物体为目的的。现有的一般作业用机械手是不带传感器、或只带一些起安全作用的传感器,这类机械手被称作无感觉非柔性机械手。这种机械手的手爪在作业过程中,可能产生以下情况:硬接触、硬爪取,要造成碰撞和冲击,对定位不准的物体更是如此;例如,抓取易碎、易爆物体,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它不能进行软接触和软抓取,即不能以最小的夹紧力抓取物体,故此使用范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有些机械手尽管也带有传感器,但它们往往只作一些特殊用途:如焊接机械手带有轮廓跟踪传感器;装配机械手带有力传感器等。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接近觉、接触觉、滑动觉的智能机械手,从而对物体能进行软接触及软抓取。
本发明的实质在于手爪的构成是由电机驱动的蜗杆,并在与其相匹配的两个扇形蜗轮上,各连接一根以蜗杆为对称轴的连杆一端,这两根连杆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一个设置接近觉传感器、接触觉传感器、滑动觉传感器于指壳座上的手指;罩于蜗杆及两个扇形蜗轮外围的、它的上面与电机一样固连在法兰盘上的手爪体,手爪体与两个手指之间各连接一根在上述连杆外侧的、并且以蜗杆为对称轴的连杆所组成。这样通过两组连杆、两个扇形蜗轮及手爪体一起,构成以蜗轮为对称轴的成活动连接的两个四边形。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传动臂及手爪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原理方框图。
图3是接近觉、接触觉、滑动觉三感觉组合一体的剖视结构图。
图4是红外发射器的剖视结构图(红外探测器的剖视结构与此图相同)。
图5是接近觉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的一种电路实例。
图6是表皮保护层的几种形状。
参照图1,传动臂18由步进电机1带动丝杠螺母传动副,经直杆3与手爪19的法兰盘4是固定连接,转动时,带动直杆3、法兰盘4(即带动整个手爪19)运动。整个传动臂罩在外壳2中。手爪19以电机5驱动蜗杆7,电机5固定在手爪19内。在两个与蜗杆7相匹配的扇形蜗轮8、17上,各连接一根以蜗杆7为对称轴的连杆10、15的一端,这两根连杆10、1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一个设置接近觉传感器、接触觉传感器、滑动觉传感器于指壳座12、14上的手指。罩于蜗杆7及扇形蜗轮8、17外围的、而它的上面固定连接在法兰盘4上的手爪体6,手爪体6与两个手指之间各连接一根在连杆10、15外侧的,并以蜗杆7为对称轴的连杆9、16所组成。以蜗杆7为对称轴分于两侧的连杆10、9,15、16,各自平行且相等,构成为轴对称的两端都成铰链连接的两个平行四边形。两个手指是由两个具有三感觉传感器13和指壳座12、14组成。弹簧11作为消除蜗杆7传动回差用。
参照图1、图2,机械手的工作过程如下:手爪19在电机5驱动下,手指张开至设定范围,信号处理电路20输入手爪19的接近觉传感器调制信号,手爪19由传动臂18移动到被抓物所在位置,手指先以快速度夹向物体,当接近觉传感器感知接近物体(最大接近距离15毫米)时,抓取动作减速,直到手指接触到物体表面。接触物体表面的信号由接触觉传感器感知,并送入信号处理电路20,微处理器21接收到该信号后控制驱动电路31,给手爪19一个预夹紧力,然后开始作抓取作业。若作业中物体与手指间产生相对滑动,滑觉信号同样经信号处理电路20送到微处理器21,由微处理器21控制驱动电路31增加对物体的夹紧力,这一过程持续到手爪19能稳定地抓取物体为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未经杭州电子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93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