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煤食品油炸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9201224.2 | 申请日: | 1989-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486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1-24 |
发明(设计)人: | 侯永珍;李仁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煤炭工业部煤炭科学院合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47J37/12 | 分类号: | A47J37/12;A47J37/1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陆方明 |
地址: |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煤 食品 油炸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是属于一种厨房用具,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燃煤的油脂和水混合在一起,可以调节油温的食品油炸装置。
已有技术中,油脂和水混合的食品油炸装置,可以使所用的油脂较长时间地保持干净,不会使油炸食品被碳化或未碳化的食品碎片所污染,延长油脂使用时间,节省油脂,降低油炸费用,但这种装置结构复杂,耗电量大,对我国目前电力和煤气较为紧张的情况下,这种装置难以推广,因此,很需要一种燃煤的油脂和水混合的食品油炸装置,在结构上比燃电的油炸装置较为简单、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煤的油脂和水混合在一起的食品油炸装置,以水调节和用仪器控制油脂温度,水槽上装有冷却装置进行散热,油炸装置上有滚轮,可以推动行走,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由油脂槽、水槽、筛网、上下水管组成,其特征在于油脂槽两侧连接有水槽,水槽和油脂槽之间相贯通,其结构呈槽钢冂形状,两侧水槽中的空间设有燃煤炉。由于油脂槽和水槽之间是相通的,即槽内油和水是混合的。本实用新型是利用油脂和水两者的比重差,油脂浮在水的上面的原理,加热后油脂的温度可以通过油脂下面的水来调节和控制。为了不使被炸的食物下落在水槽中,本实用新型在油脂内装有筛网,筛网挂在油脂槽边沿上,呈吊垂状。食品在筛网的区域油炸,这些被炸食品的渣子通过筛网的小孔沉到水槽底部,因此,在水槽下端外壁上装有排放阀门,可以放水和排渣。本实用新型由于利用水温调节油温,在水槽上端,即油和水的界面下,装有冷却管,冷却管穿过水槽固定在水槽前后壁上,冷却管的设置每个水槽不少于两根,其排列的位置为横向、纵向排列或纵横向排列。这样,通过空气在冷却管内流通,降低水槽内的水温。为了便利放油或上水,本实用新型在每个水槽外壁的上端装有三通,既可上水,又可放油。由于油脂槽和水槽结合在一起,有一定的体积和重量,为方便搬运,本实用新型在水槽底部装有滚轮,因此,不论在室内或是在露天都可方便地推着行走。
本实用新型采用化学工程多单元组合联用原理及仪表测试技术,能有效地控制油温、油量和质量,达到最佳工艺状态和最优参数,可油炸各种食品。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
1.以燃煤为热源不仅对我国目前电力较为紧张的情况下节约用电,而且也为不能使用或没有电源的情况下使用这种油脂和水混合的新型食品油炸装置提供了方便。
2.改变了一般油炸食品在油煎锅中残留的油煎食品和调味品的碎片,污染油脂,影响新鲜油炸食品的质量和口味,以致经常更换新油。
3.可以使所用的油脂较长时间保持干净,不会使油炸食品被碳化或未碳化的食品碎片所污染,油脂使用时间比一般油炸锅使用的油脂长4-5倍,节约用油15%-20%。
4.由于油脂循环条件的改善,可以将从冷冻设备中取出的含水食品放入油脂槽内进行油炸,不会产生常有的冒泡或发泡溢出现象,至少可大大减少这种现象。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油脂导向器及调温板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冷却管上的挡风盖。
图中所列标号为:1.油脂槽,2.水槽,3.筛网,4.冷却管,5.三通,6.阀门,7.油脂导向器,8.调温板,9.搁条,10.挡火板,11.滚轮,12.挡风盖,13.燃煤炉。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煤炭工业部煤炭科学院合肥研究所,未经煤炭工业部煤炭科学院合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12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