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福菇肽的发酵提取工艺及其测定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0100035.3 | 申请日: | 198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522A | 公开(公告)日: | 1991-02-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珍;刘锜英;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P21/00 | 分类号: | C12P21/00;C12N1/20 |
代理公司: | 福建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林枫,丁秀丽 |
地址: |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福菇肽 发酵 提取 工艺 及其 测定 方法 | ||
1、一种利用链霉菌经发酵提取生产酸性旦白酶抑制剂(即福菇肽)的福菇肽的发酵提取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利用了一种被命名为福东链霉菌(Streplomyces fudongusn.sp.)的新种,经过砂土管菌种、斜面菌种、种子瓶、种子罐(一级发酵罐)、发酵罐(二级发酵罐)等发酵工序,获得富含福菇肽的发酵液,再经过离心或板框压滤、大孔树脂床吸附、低级醇洗脱、减压浓缩的提取工序即得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提取工艺,其特征在于:
a、选用经选充得到的活性高的福东链霉菌作为福菇肽生产菌,并将该菌转入砂土管保存,供随时取用,
b、将保存于砂土管中的生产菌移入斜面培养基中,在26~32℃下保温培养6~15天后移入种子瓶中,
c、在种子瓶中装入占种子瓶体积8~20%的培养基,摇瓶,在26~32℃下发酵32~48小时后,移入种子罐或发酵罐中,
d、种子罐体积一般为200立升和500立升,相应的发酵罐体积则为500立升1.5吨或5吨罐,培养基装量为罐体积的1/2~2/3,按培养基量的0.01%~0.1%加入消泡剂,经低压消毒后,并按培养基量的1%~5%接种,在空气流量为0.1,罐压为0.3~0.4千克/厘米,搅拌速度为120~250转/分,温度为26~32℃的条件下发酵,种子罐的发酵时间为20~30小时,发酵罐的发酵时间为48~50小时即可达活力高峰期,
e、各阶段培养基成分如下:
(1)斜面菌种培养基:
旦白胨2克、肉膏4克、乳糖6克、葡萄糖2克、KNO31克、K2HPO41克、MgSO41克、H2O 1升、琼脂24克、PH 7.0,
(2)种子瓶培养基:
葡萄糖10克、淀粉15克、肉膏5克、旦白胨5克、NaCL 1克、K2HPO40.2克、微量盐1毫升(CuSO4·5H2O 0.0007克/升、MnCL2·4H2O 0.0008克/升、ZnSO4·7H2O 0.0002克/升)CaCO33克、H2O 1升、PH 7.0,
(3)种子罐(或发酵罐)
培养基成分与种子瓶相同,但200立升种子罐应加30毫升消泡剂,500立升种子罐(或发酵罐)应加80毫升消泡剂。
f、从发酵罐中放出的发酵液,经过滤除去菌丝体,得到发酵清液,用酸调节PH呈酸性后搅拌,除去大分子沉淀物后,再将所得清液回调PH至中性,然后上树脂床进行吸附,其流速为200毫升/分~400毫升/分,待穿透后用蒸馏水淋洗树脂床至流出液无色,最后用低级醇洗脱,洗脱液经减压浓缩后即得福菇肽产品。
3、一种测定福菇肽(酸性旦白酶抑制剂)含量的抑酶显影测试法:其特征在于:
a、制备测定平板:
量取0.4~0.6%酪旦白10毫升,加入2%~4%水琼脂10毫升,混合均匀冷却至45℃,然后加入1毫克/毫升的胃旦白酶1毫升,混合均匀后倒板,待其凝固后即可供测定用。
b、配制测定试样与标准液
ⅰ、将待测液按实际需要用PH=2的KCL-HCL缓冲液稀释成一系列浓度不同的测定试样。
ⅱ、将标准品准确称量至10-1毫克,然后用KCL-HCL缓冲液配制成1微克/毫升和4微克/毫升两种标准液。
c、测定
用微量吸液器分别吸取5微升的一系列测定试样和标准液,滴在预先准备好的直径相同的圆纸片上,然后依次贴在预先制备好的测定平板上,将此平板放在37℃恒温箱中保温3~4小时,然后将该测定平板上的测定组与标准组进行比较,确定大小相当于标准样的相应圆斑,然后计算出活力单位。稀释倍数×标准液单位=样品活力单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003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电式音阶语言导盲器
- 下一篇:闭合循环气体脱水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