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青蒿酸合成青蒿素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0100224.0 | 申请日: | 1990-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03C | 公开(公告)日: | 1994-01-26 |
发明(设计)人: | 叶斌;吴毓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493/18 | 分类号: | C07D493/18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专利办公室 | 代理人: | 孙粹芳,邬震中 |
地址: | 上海市零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青蒿 合成 青蒿素 方法 | ||
本发明是属于有机化学中萜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青蒿素是一个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它具有速效和低毒,是能抗耐氯喹的抗疟药物,是为当今全球甚感兴趣的一个天然药物。青蒿素的一些衍生物,例如脱羰青蒿素则具有更高的效价。青蒿素存在于某些地区所产的青蒿(植物黄花蒿)中,而全球更广的地域所产的青蒿(包括我国北方地区)中则主要含青蒿酸。因此寻找由青蒿酸合成青蒿素的方法为一有实用价值的工作。近年来国内外也都开展了有关其合成的研究。许杏祥等曾报道(Tetrahedron,42,819(1986))由青蒿酸全合成青蒿素的研究工作,是由青蒿酸得中间体烯醇甲醚,再经和单线态氧反应以及酸化环合得青蒿素,合成路线较长,产率较低。M.Jung等也曾报道(Tet.lett.30,5973(1989))由青蒿酸还原成青蒿醇,再臭氧化制得环状烯醚,再用亚磷酸三苯酯-臭氧加合物处理,仅得产率为4%的脱羰青蒿素。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寻找一条方法较简便,条件易于控制,产率较高及能适宜于扩大应用的从青蒿酸合成青蒿素的方法。
本发明从青蒿酸合成青蒿素的方法共五步反应,见下列示意图:
第一步反应是青蒿酸(化合物1)为起始原料,用重氮甲烷处理,也可用碘甲烷或在用酸催化下与甲醇反应,再在氯化镍存在下,用硼氢化钠选择性还原,得双氢青蒿酸甲酯(化合物2)。
第二步反应是将化合物2在四氢呋喃或乙醚溶液中用氢化铝锂还原成青蒿醇(化合物3)。第一和第二步两步反应总产率可达90-96%。
第三步反应是青蒿醇臭氧化生成环状烯醚(化合物4)。青蒿醇溶于甲醇、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或甲醇分别与后面三者以1∶30到1∶1的体积比例组成的混合溶剂中,青蒿醇与所用溶剂量的比例是1毫克分子:2-15毫升,反应温度0-170℃,最佳温度为-40~-80℃,通入臭氧到反应液变成蓝色,通氮气除去过量臭氧,然后加二甲硫醚破坏生成的过氧化物,并立即环化成环状烯醚、环状缩醛-酮(化合物5)及另一付产物。此三个化合物可通过层析分开,分得的化合物5可通过热解生成化合物4,即在二甲苯中用对甲苯磺酸催化回流,中和,浓缩、分离得化合物4。合计从化合物3到化合物4总产率可达72-82%。此二步反应也可不经分离而一步进行,即臭氧化后,粗产物抽干,直接于二甲苯中用对甲苯磺酸处理,也可得相似产率的化合物4。
第四步反应是化合物4进行光氧化合成脱羰青蒿素(化合物6)。将化合物4溶于溶剂中,在光敏剂存在下,进行光照通氧气进行反应。溶剂可以是乙腈、四氢呋喃、二氯甲烷、氯仿等,化合物4与溶剂用量之比是1毫克分子:20-80毫升。光敏剂可用玫瑰红、亚甲基蓝、血卟啉、竹红菌素等,光敏剂用量是化合物4的1%至5%(重量%)。光源可用钠光灯或带过滤装置的汞灯。反应温度0-170℃,最佳温度-40~-80℃。反应时间由薄层层析跟踪决定。反应生成物为二氧四环(Dioxetane)中间体,接着用酸处理,酸采用路易斯酸,如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三氯化铝、二乙基氯化铝、四氯化钛、四异丙氧基钛及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硅酯等,环化烯醚与酸用量的克分子比例是1∶0.1-0.5。从而即可得脱羰青蒿素,产率可达64-70.3%。
第五步反应是脱羰青蒿素在溶剂中氧化得青蒿素(化合物7),产率可达90-96%。溶剂可用丙酮、二氧六环、四氢呋喃、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或由四氯化碳、氯仿或二氯甲烷与乙腈及水以1-5∶1-5∶1-5的体积比组成的混合溶剂,脱羰青蒿素与溶剂用量之比为1毫克分子:10-20毫升。氧化剂是四氧化钌氧化体系(三价钌加过碘酸钠)或铬酸类氧化剂如铬酸-硫酸-丙酮氧化体系(Jones试剂)、铬酸吡啶盐(PDC)等。脱羰青蒿素与氧化剂用量的比例随氧化剂种类不同而不同。用三氯化钌加过碘酸钠作氧化剂是,是1毫克分子脱羰青蒿素:0.03-0.1毫克分子三氧化钌:4-10毫克分子过碘酸钠。用Jones试剂作氧化剂时,是1毫克分子脱羰青蒿素:0.5-2毫升Jones试剂。用PDC作氧化剂时,脱羰青蒿素与PDC的克分子比例是1∶1-5。
由此本发明从青蒿酸出发合成青蒿素方法的总产率可达35-53%,方法简便,条件也易于控制,为由青蒿酸合成青蒿素提供了一条有实用价值的合成路线,适宜于扩大应用。本方法也可用于合成脱羰青蒿素,总产率为41.5-55.3%,它是比青蒿素具有更高活性的抗疟药物。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现举例如下:
实例1 青蒿酸制备双氢青蒿酸甲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02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