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含或含少量肌醇六磷酸盐的大豆蛋白质提取物和浓缩物的新型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0100406.5 | 申请日: | 1990-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310A | 公开(公告)日: | 1991-01-09 |
发明(设计)人: | 斯迈尔·马瑞特;埃罗外诺·敏那;瓦瑞·马替;瓦瑞·替莫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尔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J1/14 | 分类号: | A23J1/14;A23J3/1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王杰 |
地址: | 芬兰赫***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少量 肌醇六 磷酸盐 大豆 蛋白质 提取物 浓缩物 新型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是于1989年1月25日提交的美国申请系列号07/301563的部分继续申请。
本发明涉及不含或含少量肌醇六磷酸盐的大豆蛋白质提取物和浓缩物的新型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涉及按照本发明方法生产的不含或含少量肌醇六磷酸盐的大豆蛋白质提取物和浓缩物。
与许多其它植物种子一样,大豆中也存在肌醇六磷酸。植物中的肌醇六磷酸以通常被称作肌醇六磷酸钙镁的钙盐、镁盐和钾盐的形式存在。种子中大量的磷含量均被贮存于这些化合物中。举例来说,大豆中全部磷含量的约70%是以肌醇六磷酸钙镁的形式存在。本文所用的肌醇六磷酸盐或肌醇六磷酸包括肌醇六磷酸的盐和肌醇六磷酸与其它大豆组分的分子配合物。
肌醇六磷酸易于与蛋白质和多价金属阳离子形成配合物。肌醇六磷酸配合物会使大豆蛋白质的营养质量下降(例如参见Reddy等人所著Adv.Food Res.28:1-92(1982);Cheryan CRC Crit Rev.Food Sci.Nutri.13:297-335(1980))。由于肌醇六磷酸能够与多价金属阳离子反应,所以肌醇六磷酸会妨碍动物与人类对诸如钙、铁和锌之类金属的吸收。这样会导致营养缺乏症,对于素食者、长者与婴儿尤为如此。
肌醇六磷酸还具有抑制包括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在内的各种胃肠道酶的作用并且能够降低大豆蛋白质的可消化性。此外,存在于肌醇六磷酸中的磷酸盐并不适用于人类。再说,存在于婴儿食物中的这些大量不适用的磷会导致不适宜的骨骼矿化。
在典型的大豆蛋白质提取过程中,要在PH值为8.0至10.0的范围内萃取经过脱脂的大豆薄片或大豆粉以便溶解蛋白质。离心分离溶液中的不溶物。通过在接近于蛋白质等电点的PH值(4.5)条件下发生沉淀、离心分离、用水洗涤沉淀物、在PH=7的条件下再次将其分散并且对其进行喷雾干燥(例如参见美国专利No.3001875和3397991)可以回收溶液中的主要馏分。在这些方法中,肌醇六磷酸易于随着蛋白质一同浓缩于所产生的大豆蛋白质产物之中。市售大豆蛋白质提取物中肌醇六磷酸的含量约为2-3%,而大豆中肌醇六磷酸的含量却为1-2%。
由于大豆是一种世界性重要的食物来源,所以,业已有人多次尝试设计降低大豆蛋白质提取物与浓缩物中肌醇六磷酸盐浓度的方法。
因此,各种化学和物理处理方法以及植物肌醇六磷酸酶(固有的肌醇六磷酸酶或小麦肌醇六磷酸酶)已被用于由大豆制备含少量肌醇六磷酸盐的大豆蛋白质提取物。人们还研究了借助活霉菌所进行的发酵法,以此作为降低大豆蛋白质提取物中肌醇六磷酸含量的途径。
然而,这些方法均无法在对蛋白质的功能特性不产生不利影响的条件下提供一种快速经济的生产不含肌醇六磷酸盐的大豆蛋白质提取物的方法。
根据37CFR§1.56的要求,下面对按照37CFR§§1.97和1.98所提交的申请人或他们的律师熟知的文件进行确切的解释。
申请人将按照37CFR§1.98以PTO-1449的形式提交文件的一览表及其副本。
对于那些会作为对比文献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相抵触的任何列举文件来说,申请人不会放弃任何采取适当的行动谋求专利保护的权利。
这一声明并不表示不存在更为具体的资料或者已经进行了详尽的检索。
待递交PTO-1449和所列举的文件副本后,敬请考虑这些文件。
Bolley等人的美国专利2732395描述了一种借助其PH值接近于蛋白质等电点(约为4.5)的酸性水溶液进行萃取由各种含油种子分离肌醇六磷酸的方法。将肌醇六磷酸在此PH值条件下部分地溶解并且将其回收。通过使蛋白质溶解于碱性条件下、分离不溶物并且使蛋白质在接近于等电点的PH值条件下沉淀来回收蛋白质。所得到的蛋白质馏份含有多达4%有机磷。
Mckinney等人在J.Biol.Chem.178:117-132(1949)中指出,肌醇六磷酸与大豆蛋白在11.0-11.5的PH值范围内相分离并且形成可被离心脱除的沉淀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尔科有限公司,未经阿尔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04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