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核苷衍生物的协同组合物抑制人免疫缺陷病毒无效
申请号: | 90102298.5 | 申请日: | 199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791A | 公开(公告)日: | 1990-10-03 |
发明(设计)人: | 维拉·布兰可芬;理查德·J·怀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翁科根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H19/04 | 分类号: | C07H19/04;C07H19/06;C07H19/16;A61K31/7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曹恒兴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核苷 衍生物 协同 组合 抑制 免疫 缺陷 病毒 | ||
本发明涉及使用核苷衍生物的组合物抑制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复制,从而限制HIV感染的后果。本发明的关键在于发现联合使用的核苷酸衍生物具有协同作用,这样,这些药剂的联合有效剂量低于用于个体之单一药物治疗剂量的总和;抗病毒活性的提高并不伴有细胞毒性的相应增加;事实上,与分别给予同一化合物时相比,核苷酸衍生物之组合物对未感染细胞的毒性更小些。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一种人反转录病毒,据信它是后天获得性免疫缺陷症(AIDS)和AIDS相关综合症(ARC)的病原因子。HIV病毒粒子或病毒颗粒是直径约1000的球形体。颗粒外包有一层由被感染之宿主细胞的外膜衍生物脂质双分子膜。研究表明,病毒膜是一种衣壳糖蛋白,其作为160kd前体合成、然后被加工成两种糖蛋白:跨越脂质双层的gp41和延伸到脂质双层外的gp120。衣壳包裹着一个由p24和p18蛋白质构成的核心。核心内携带有病毒RNA,以及反转录酶的几个拷贝(该酶用于催化病毒DNA的组装)。
HIV基因组合有编码反转录病毒颗粒成分的三个基因:env(其编码衣壳蛋白质)、gag(其编码核心蛋白质)和pol(其编码反转录酶)。这三个基因的两侧接有称为长末端重复顺序(LTR)的核苷酸伸展段。LTR包括了具有控制病毒基因之表达作用的顺序。但与其他反转录病毒不同的是,HIV的基因组至少包含5个附加基因,已知其中3个有调节功能,认为其表达可影响病毒的致病机制。tat基因编码一种有HIV基因表达之强反活化剂功能的蛋白质,因此对病毒复制的放大起着重要作用。rev或trs/art基因可通过发挥抗阻遏机制向上调节HIV的合成;rev可使被整合的HIV病毒选择性地产生调节蛋白或病毒粒子成分。相反地,nef或3′-orf基因则可通过产生一种胞浆蛋白质向下调节病毒的表达,该蛋白质可能通过第二信息抑制HIV基因组的转录。vif或sor基因对病毒粒子形成并不重要,但它对有效地产生感染性病毒粒子是很关键的,并可影响病毒在体外的传播。pr或R基因编码一种未知功能的免疫原性蛋白质。
据信HIV感染之免疫致病机理的重要基础是T淋巴细胞中辅助/诱导细胞亚群(其可表达CD4蛋白)的耗竭,而导致极度免疫抑制。这些免疫细胞的病毒杀伤被认为是削弱HIV对免疫系统之影响的主要因素。衣壳糖蛋白在HIV进入CD4阳性宿主细胞中起重要作用。已知gp 120部分可直接与细胞CD4受体分子结合,从而造成HIV对表达CD4受体之宿主细胞〔如T辅助细胞(T4细胞)巨噬细胞等〕的趋向性。
HIV结合到CD4分子上之后,病毒进入细胞内并脱去外膜。一旦进入细胞内,基因组RNA即在反转录酶的催化下转录成DNA。然后前病毒DNA被整合到宿主染色体DNA中,此时感染便处于“休眠”或潜伏期。一旦激活后,前病毒即被转录。转译和转译后加工导致病毒装配,且成熟的病毒颗粒由细胞表面伸出来。
当病毒粒子主动复制时,通常宿主CD+4细胞即被杀死。但HIV发挥其细胞致病作用的确切机理尚不明瞭。已提出了许多有关HIV感染之免疫致病和细胞病理作用的机理:大量未整合的病毒DNA在被感染细胞内的积聚;当大量病毒脱离细胞表面时细胞膜的通透性显著增加;或推测HIV可能诱导被感染T4细胞的终未分化而缩短了细胞寿命。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D4分子和病毒衣壳在HIV感染的细胞内以某种方式促进细胞融合,而在细胞病理效应中起作用。在HIV感染的细胞病理学中,主要特征是形成多核合胞体,其为可能是gp 120/gp 41衣壳蛋白诱导的多达500个细胞的融合体。反之,HIV感染的巨噬细胞则可能连续产生HIV,而长时间内没有细胞致病作用;因此认为巨噬细胞是HIV的主要储库,且可能负责将病毒运输到中枢神经系统内(Gartner et al.,1986,Science 233∶215-219)。
迄今为止还不能治愈爱滋病(AIDS)。目前正在试用疫苗控制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但控制已感染病人体内疾病过程则主要是使用抗病毒药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翁科根公司,未经翁科根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22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