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丁胺卡那霉素的合成新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0102874.6 | 申请日: | 1990-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53A | 公开(公告)日: | 1991-1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梅;苏盛惠;陈云森;屠健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医药管理局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H15/12 | 分类号: | C07H15/12;C07H1/06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巍 |
地址: | 2000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卡那霉素 合成 新方法 | ||
丁胺卡那霉素(Amikacin;BB-K8)系卡那霉素A的半合成衍生物,为一广谱抗菌素,现有文献曾报导过丁胺卡那霉素的合成方法,如川口等在J.Antibiot.1972,25:695;宫野等在日本公开特许公报76-86445,US 3,974,137、US 4,160,082、日本公开特许公报80-00306中介绍的合成方法,但这些方法普遍存在反应选择性不高、产物分离困难等缺点。1979年梅泽等在Tetrahedron lett 1979,51:4951、US 4,297,485中介绍了以二价金属离子使卡那霉素A C1和C″3位氨基分别与C″2和C″4位羟基螯合制得复合盐,再以苄氧羰基保护C3和C′6位氨基制得3,6′-双苄氧羰酰基卡那霉素A,然后用三氟乙酸乙酯部分性地保护C″3位氨基,接着在C1位氨基上引入苄氧羰酰氨基-2-羟基丁酰基,再经过催化氢化脱除保护基,以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纯化制得成品,该方法由于采用氢解脱保护基以及用硫化氢去除金属离子,因而不宜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系采用新型保护剂S-(4,6-二甲基-2-嘧啶基)-硫代碳酸叔丁酯(简称BOC-S)选择性的保护卡那霉素A的氨基和2-羟基-4-氨基丁酸的氨基,且采用廉价的酸、碱脱除保护基,最后应用离子交换树脂以不同浓度的碱液分离成品,该方法适宜于工业化生产,在目前尚未见文献报导。本发明中的酸碱为常用有机或无机的酸或碱,使用的离子交换树脂可以是C-107、D-111,111,112×1,122,CG50,Amberlite-IRC-50,或其它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如下列图示的反应式:
本方法采用醋酸锌与卡那霉素A硫酸盐或卡那霉素A碱[Ⅱ]反应制得卡那霉素A的锌复合盐,再与保护剂S-(4,6-二甲基-2-嘧啶基)-硫代碳酸叔丁酯(BOC-S)反应制得3,6-双叔丁氧羰酰卡那霉素A(Ⅲ),用国产C-107大孔或上述其它离子交换树脂纯化(收率80%以上)后,与三氟乙酸乙酯反应,产物可以不经分离而直接与叔丁氧羰酰氨基-2-羟基丁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反应,所得中间体仍不需分离,直接以常用的酸碱反应脱除保护基,并通过国产C-107大孔离子交换树脂或其它上述树脂吸附,以0.1-3N的氨水,碱水溶液梯度洗脱,分离除去卡那霉素A、锌离子以及其它杂质后得到产品,反应总收率超过55%,最高可达65%以上(以卡那霉素A硫酸盐计算),(目前国内工业生产最高收率约为30%)。
本发明方法的优点为:(1).各步反应的选择性高,收率高;产物易于分离纯化,(2).各步反应条件温和,无特殊设备要求。(3).将原有文献报导的七步反应简化为“二锅煮”,操作简便。(4).采用一般的酸碱脱除保护基,方法简便,价格低廉。(5).应用国产的离子交换树脂分离中间体及纯化成品,以上优点尤其适宜于工业化生产,可以较大幅度地降低成本,以每公斤原料成本降低2000元计算,年产5吨丁胺卡那霉素则每年可增值1千万元。
实施例一:
3,6-双叔丁氧羰酰卡那霉素A(简称双保护物)〔Ⅲ〕的制备。
将卡那霉素A单硫酸盐5.82克悬浮于二甲基亚砜中,加醋酸锌11克,三乙胺5毫升,水适量,室温搅拌反应48小时,加入S-(4,6-二甲基2-嘧啶基)硫代碳酸叔丁酯(简称BOC-S)7克 升温至40-60℃反应10小时,用水稀释后经C-107大孔离子交换树脂吸附,然后以2N的氨水和苛性碱水溶液洗脱,收集所需部分(茚三酮显色部分)蒸干即得5.74克收率83.9%(纯度95.59%)同时也可分别分离得到少量未反应的卡那霉素A及锌盐。
实施例二:
3,6-双叔丁氧羰酰卡那霉素A〔Ⅲ〕的制备。
将卡那霉素A碱4.84毫克溶解于二甲基甲替胺中加醋酸锌1.1克,水适量,室温反应48小时,然后按实施例一的方法处理得530毫克.
实施例三:
3,6-双叔丁氧羰酰卡那霉素A〔Ⅲ〕的制备。
将卡那霉素A硫酸盐(5.82克)悬浮于二甲基亚砜中加NaOH0.08克水溶液,加醋酸锌11克,室温反应10小时,然后按实施例一方法进行处理得5.64克,收率82.4%。
实施例四:
丁胺卡那霉素〔Ⅰ〕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医药管理局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未经国家医药管理局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28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计算机的多种文字拼写输入方法
- 下一篇:处理造纸黑液的聚沉分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