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酒茶无效
申请号: | 90103256.5 | 申请日: | 1990-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86A | 公开(公告)日: | 1991-01-30 |
发明(设计)人: | 孙刘根;李楠;邓文会;章炳华;廖彭令;李翼堃;杨光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市洪婺名茶开发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G3/00 | 分类号: | C12G3/00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超群 |
地址: | 330002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酒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浸泡茶叶风味的酒精饮料的制造方法,特别适用于制造红茶型、绿茶型、乌龙茶型及花茶型含醇饮料,它属于饮料的制造方法。
目前,国内外含茶酒精饮料的产品开发已有多年历史,怎样使饮料中保持持久的茶香味、克服酒茶中产生的沉淀现象,一直是酒茶生产的一大难题。这些含茶酒精的饮料,从茶叶的利用及制造方法来看,一般分为三种,即发酵法、浸提法、混和法。如日本特公昭60-251880介绍了一种酒茶的制造方法,它是将茶叶与煮过的淀粉一起发酵,将发酵液蒸馏,即为酒茶。该方法因发酵时间长及蒸馏处理,容易造成茶叶汁本身色、香、味型的变化,影响茶叶溶液固有的色泽和风味。苏联发明证书1017263号采用沸水浸提茶叶,经浓缩后与白兰地酒勾兑,制得该类酒茶。该方法的缺点是工艺较为复杂,能耗大。持续高温处理,造成茶汁的氧化,所以常需配制一定量的色料。此外,日本特公昭60-184353介绍了一种粉末红茶酒的制造方法,它是将经特殊处理制得的粉末酒与粉末红茶混和制成的固体饮料,用开水冲泡饮用。国内含茶酒精饮料,大多采用发酵法,如《食品科学》1988年第11期中介绍的茶酒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浸提、勾兑法制造具有浓郁茶叶香味的酒精饮料的制造方法,酒茶中的酒精含量为3.5~50%。该方法制得的酒茶,具有色泽稳定,长时间存放无沉淀等特点。
本发明提供的酒茶的制造方法,选用含醇量大于50%的白酒为基酒原料。这种未经处理的白酒,往往带有一些杂味,如用来直接勾兑酒茶或用来浸提茶叶、枸杞或甘草,这些杂味始终难以消除,影响酒茶的品质和风味。本发明采用加入少量活性碳的方法,对白酒进行预先处理,达到理想的效果。活性碳的加入量,与白酒本身的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加入量为0.01~0.1%(重量百分比),经24~72小时处理,即制得用于勾兑酒茶或浸提茶叶、枸杞、甘草的基酒。在常温下用该基酒浸提茶叶,浸提时间为1~72小时,即可以满足本发明制酒茶的需要。绿茶、花茶(茉莉花茶、珠兰花茶)的浸提时间较短,1~24小时即可。红茶、乌龙茶浸提时间较长,一般情况下,浸提时间为24~72小时或更长。发明人认为,在茶叶浸提过程中,加入少量的抗坏血酸或其钠盐,对稳定茶汁的色、香、型、味起了积极的作用,其加入量可根据茶叶类型在1~10%(以干茶叶计)内适当调整,此浓度在酒茶中的含量为0.01~0.1%。枸杞、甘草可在常温下浸提24~72小时。在茶叶、枸杞、甘草浸提过程中,采用原料与基酒成1∶10的比例混合浸提,经过滤,甩干固液分离,该溶液计量为10%浓度的基汁,以下基汁的含量,都是以此标定的。发明人认为,采用果葡萄糖浆或经熬制转化的白糖、可以减少沉淀现象的发生。本发明方法是,将白糖溶于水中,在80~100℃的夹层锅中,搅拌下熬制2~4小时,制成50%的含糖溶液。其用量为5~15%。山梨酸钾既可作为溶液的防腐,延长酒茶的保鲜期,还可调节人体的电解质平衡,其用量为0.01~0.1%。柠檬酸的加入,有利于改善酒茶的口感,也利于抑制细菌的生长,其用量为调节酒茶酸度为PH3.0~5.5为宜。根据上述方法勾兑的酒茶,其主要成份为(重量百分含量):
基酒 3.5~50 白糖或果葡糖浆 5~15
茶叶浸液 1.0~4.0 抗坏血酸钠 0.01~0.10
枸杞浸液 0.2~0.8 山梨酸钾 0.01~0.10
甘草浸液 0.03~0.08 余量为水
勾兑好的酒茶,用微波作陈化处理,再用海藻酸钠或明胶或琼脂-碳酸钙或101沉淀剂处理1~15天,其用量为0.01~0.05%。溶液经过滤、灌装,灭菌,即得到商品化的酒茶。经陈放一年以上(低度酒茶),具有浓郁茶香味,无沉淀产生。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工艺技术操作简便易行,生产效益高,能耗小。该方法能生产不同类型,不同浓度的酒茶,且保持了茶,汁原有的色、香、味、型。低度酒茶,可作为四季皆宜的清凉饮料。
附图1是本发明酒茶的生产流程示意图。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市洪婺名茶开发公司,未经南昌市洪婺名茶开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32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冲天炉余热的热处理炉
- 下一篇:碳素材料的制造方法